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申报“中州名镇”和“全省重点小城镇”。搞好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转。坚持规划先行,多样化发展,突出镇区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塑造镇区形象,提高镇区品位。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楼建设、住宅建设和环境建设。完善镇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创新镇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镇区管理水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路网建设。坚持“市道、镇道、村道和园区道路建设”四路并举,以新济路沿线、村间道路为重点,以方便群众出行为目标,科学合理规划全镇地方道路,加快实施“连村通组工程”, 在“五纵五横一环”的交通道路基础上,尽快建立起全镇四通八达、网络完善、村村相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2009年底,全镇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2009年底,全镇所有行政村通公共汽车;2010年,所有行政村通三级公路。 搞好水利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2009年全部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推广集雨灌溉和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型灌溉农业体系。 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我市作为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市为契机,对上积极争取,对内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建设新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加大各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农业、气象、水利、土地、环保等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市场、科技、政策等信息服务。2009年, 3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信息服务网点;建成镇村两级农业信息网络和覆盖镇村的移动多媒体通信网络,使宽带进村。2010年,55%以上的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网点,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四)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生态建设。加快沿线通道绿化,推进森林围村工程及田边、河边、路边绿化工作,建设生态家园,形成镇村树木环绕、道路绿荫成行的生态格局。2010年,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45%以上。 改善人居环境。抓紧做好村庄规划布局,提高宅基地利用率,大力推广经济适用、节地节能、安全新颖的农民住宅。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四改、二建、五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二建设:建设村卫生所、文化活动室,五化: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庭院美化)工程,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转变。2009年前,我镇要建立环卫机构和垃圾处理场所,所有行政村全部建立垃圾集中放置场所,并有环卫队,形成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市(片)集中处理机制。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城镇就业人员在城镇安家落户,促进人口向城镇适度集中。 加强环境治理。加大企业治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企业的引入和现有企业的排放总量。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村废弃物再利用,培养农业循环产业链,防止农产品和环境污染。加大镇区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力度,2010年,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以上。大力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重点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支持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2010年,农村沼气入户率要达到50%以上。 (五)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布局,促进初中向城镇集中,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农村工作计划
工作要点 工作安排 年度工作计划 财政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党委工作计划 安全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计划 社区工作计划 农村工作计划 医院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工会工作计划 卫生工作计划 建设工作计划 公司工作计划 环保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计划 幼儿园工作计划 统计工作计划 物业工作计划 行政工作计划 粮食工作计划 劳动工作计划 学生会工作计划 旅游工作计划 司法工作计划 物价工作计划 后勤工作计划 城管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 国土工作计划 商务工作计划 财务工作计划 广电工作计划 质监工作计划 医务工作计划 地税工作计划 交通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活动计划 团委工作计划 销售工作计划 少先队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