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业、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政策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综合文明程度为重点,以新农村示范镇村建设为先导,整合社会资源,城乡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全镇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全镇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产业发展、方便农民生活”的原则,加快新一轮镇、村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确保新建宅基地建在规划点上,新建工业项目到工业园区,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迁进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开展,不搞一刀切。——坚持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既要勇于探索创新,又不脱离实际。对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行政村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走在前面,作出示范;对具有一定基础的特色村要重点扶持,分步实施,逐步提高,发挥好引导带动作用;对基础较差的困难村要加大扶贫开发和帮扶力度,为建设新农村创造条件。
——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抓紧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规划和分区规划,重点是抓好范庄、五里沟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集中财力,整合资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坚持创新机制,务求实效的原则。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列入镇财政的重点开支范围,让镇财政覆盖农村、惠及农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形式、广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逐步构建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积极主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各部门齐心支持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的原则。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在“空心村”治理完毕后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需要的新农村,引导农民在指定规划区内兴建具有特色的住宅,使其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组织、规划的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 (三)发展目标 2009年,主要完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研究出台我镇的配套政策,召开动员会,宣传发动,并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农村重点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整治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有4—6个行政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型。从2009年起,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初步建设城乡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到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农村工作计划
工作要点 工作安排 年度工作计划 财政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党委工作计划 安全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计划 社区工作计划 农村工作计划 医院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工会工作计划 卫生工作计划 建设工作计划 公司工作计划 环保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计划 幼儿园工作计划 统计工作计划 物业工作计划 行政工作计划 粮食工作计划 劳动工作计划 学生会工作计划 旅游工作计划 司法工作计划 物价工作计划 后勤工作计划 城管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 国土工作计划 商务工作计划 财务工作计划 广电工作计划 质监工作计划 医务工作计划 地税工作计划 交通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活动计划 团委工作计划 销售工作计划 少先队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