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
xs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坚持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规划先导、示范先行,以办好**件实事工程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县乡共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县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农办牵头,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办公,具体负责全县面上工作的协调、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村(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明确建设标准,制定建设规划,建立建设台帐,按照进度,逐一落实。二是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部门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财政、农林、水务、建设、交通、环保、卫生、国土、民政、供电、广电、电信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和服务各个单项实事工程。三是加大扶持,强化投入保障。县财政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实施“三个转变”,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对减免扶持政策均作出明确规定。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等新农村工程建设。县财政返还各乡镇的土地出让金的**%用于示范村建设。对集中居住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行政性规费,除上交省、市以外的实行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
二、坚持示范先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效应。
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程。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个村居进行先期试点,每个乡镇选择*个村居进行重点培植。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向全县面上推广试点建设工作成果效应,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每年新农村建设都有新的突破。二是科学编制规划。2009年底前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县***个镇村建设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各项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钩式联系。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指导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实行选派式挂职。从县级机关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居)挂职服务。实行结对式扶持。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示范村(居)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开展结对共建帮扶。四是强化考评奖惩。从2009年起将新农村示范村(居)创建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考评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每年底就创建完成进度情况进行验收评比。对进展较快的村居由县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先进单位”,对责任部门授予“新农村建设服务先进单位”,对创建工作实绩突出的个人授予“新农村建设功臣”等称号。同时,对进展较慢的*个村居,给予通报批评。
三、坚持富民优先,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一个省级地方农产品标准,建设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老舍红镶边绿扁豆、樱桃谷肉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申报*个“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起农业标准化三个工作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生产体系),建设四大特色产品基地(*万亩无公害浅水藕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扁豆生产基地、****亩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万只樱桃谷肉鸭养殖基地),创建*个放心农副食品产地(企业)。同时加强优势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