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能力弱,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不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人力资源的构成及其形成规律,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各项能力。只有系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挖掘广大农民巨大的人才资源潜力,从而为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1、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新世纪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加快开发人力资源的路子,始终把开发农村劳动力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一要做好科学规划。在调查研究,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对本地区劳动力进行合理规划,分年度制定目标计划。二要加强组织服务,提供保障。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网络,负责协调落实,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和行政支持。
2、加速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制度性障碍,广大农民尚无法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2003年底,缙云县农民参保人数4.2万,覆盖率仅为10%,人均保费不足200元;定期领取养老金人数仅97人,月人均养老金0.9元。农民仍然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和传统的子女养老,真正的社会养老制度尚未形成,这对于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障碍。对农村实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具体做法:一是建立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二是实行国家、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是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在条件许可下,再逐步实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其它社会保险,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3、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及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是有效地开展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4、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全面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根据缙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重点培养一批农业急需的专门人才。如高山绿色食物生产,缙云麻鸭制作工艺,竹制品技术等都需要一批懂技术、能劳动的专门人才。要不拘一格选人才,积极探索职称改革,坚持重能力、重实绩、不唯学历、不唯资历,突破身份限制,为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田秀才”、“土专家”评定职称,真正做好“开发一批乡土人才、培育一批主导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文章。
5、打破传统城乡经济结构,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扩大开放力度,通过推行人事代理制度,鼓励人才柔性流动,建立农村人才居住证制度,畅通输出和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努力开拓劳务输出的路子,同时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舆论氛围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入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