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营门店,合理布局农产品营销网点,真正使农户的农副产品能够收上来、加工好、销出去,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助农增收。
年,完成投资5500万元以上。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谋划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项目,整合资源,组建县域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5个,依托农合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97个,有计划、有品牌、有规模地组织特色农副产品进城。积极发展农产品经营门店,依托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购销网点504个,培育农产品知名经营品牌5个,10%农副产品通过合作社网络进入市场销售,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8亿元,助农增收6000万元。
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以上。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全面推进。以县级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基地和村镇营销网点为主干,以当地农产品资源为基础,着力推进农产品购销局域网建设。以农合联、农产品协会、农产品专业社、农产品经纪人为载体,构建农产品产销服务网,使农产品在县域范围内实现有序流通和对外销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41个,依托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购销网点474个,培育农产品知名经营品牌10个,农产品网络销售率达到25%以上,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12亿元以上,助农增收1亿元。
年,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 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投运,按《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方案》要求与各县(市)矿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基地、农产品合作社、农产品运销大户实现有效对接。发挥农合联和农产品协会作用,积极为农产品市场、基地、龙头、网络提供服务,初步构建布局合理、畅通高效、功能完善、组织有序、全市统一的农产品购销服务网,推进农产品进入超市、市场和社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2个,依托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购销网点222个,培育农产品知名经营品牌15个,农产品网络销售率达到35%以上,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20亿元以上,助农增收1.5亿元。
(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依据《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结合市区及小城镇建设规划,充分发挥 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公室和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作用,高起点规划再生资源网络,高标准建设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和各类市场。加大再生资源市场的整顿、规范力度,推进以 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为龙头,以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集散运转中心、分拣处理中心、信息调控中心、社区回收站、加工园区和深加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实现产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年,投资2500万元以上,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2个、集散交易中心15个、回收站(车)800个。
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2个、集散交易中心10个、回收站车800个。建立县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10个,回收点延伸至各乡镇基层供销社。
年,投资8000万元,完善 市再生资源信息调控服务网络,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2个、集散交易中心9个、回收站(车)800个。初步构建以市、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和再生资源协会为平台,以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公司为龙头,以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为目标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型网络体系,全市8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0%以上的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7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市场交易,70%以上的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实现回收利用。
(五)基层供销社改造。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认真实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