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社区居民代表的民主监督、街道及上级的工作督查。
(四)保证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结合社区教育实际,每年安排社区教育经费,每年递增8投入,采取向单位赞助经费,市民个人投入,上级补助和社区自筹,用于增加设备、改善条件、开展教育培训及咨询等。
(五)加强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大力推进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科普、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紧密结合。深入进行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可持续发展与提高社区人口素质等研究,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可行
性的研究成果。(六)推动区域内的资源共享。辖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其他教育机构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单位等要有计划地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向社区成员开放必要的教学场地和活动设施,为社区成员参加教育培训提供服务。要在资源开发与共享中建立稳定的三大教育教育基地(社区居民素质教育基地、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社区婴幼儿教育基地)。
(七)依据上级街道、市的有关标准,适时评选社区教育的先进楼群、先进家庭示范户、先进个人,抓好典型,表彰先进,全面带动学习型社区建设。
附件:**社区十大教育培训工程
1、大力开展下离岗市民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市民把握1项实用技术。在培训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以培训为手段,提高市民上岗技能素质。
(1)、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为主要的知识培训,市民每年接受2次以上培训,每年达到3000人次。
(2)、科普知识培训。按照现代新科技知识培训市民,每年计划完成200人以上培训的骨干培训目标任务。
(3)开展岗位技能证书培训。推荐市民,向街道或市劳动与就业中心推荐培训人员,以专业的单科教育,取得证书培训。
2、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单位)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每年至少有一个企业(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并按照“创建学习型企业”标准组织实施。
3、开展计算机和外语培训。联合社区有关单位,对市民开展计算机培训,学习办公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软件,每年培训不少于50人。同时,对青年人开展英语培训,学习简单的日常用语。利用节假日对中、小学生开展上述活动。
4、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为加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增长社会知识,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组织1—2次的青少年社区活动,并纳入教学计划做出安排部署,年底撰写活动总结。
5、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开展有关法律、法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遵纪守法,老实劳动,文明经商,力争培训率达到80以上。
6、坚持开展法律、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制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维护社会的稳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橱窗等形式加以宣传。
7、开展文明生活教育、心理和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科学意识,反对封建迷信,改变生活陋习,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保障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区中心将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科普知识;
8、开展社区老年教育。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展多种文化、体育活动,并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使60以上的老年人参加相应的活动。
9、做好学习型楼群、学习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