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均已建立,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实现社区充分就业,社区财力有充分保障,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和热爱社区,形成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全面建设科技
、人文、绿色环保、诚信和安全文明社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便民、利民、为民”的方针,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社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家政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高效、经济、方便、良好的综合服务,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要完善社区运行机制,实现“三级”联网,争取2007年底使50的居委会达到示范和温馨社区标准,到2008年底80以上的居委会达到示范温馨社区标准,基本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的总体目标。(四)重点建设任务
1、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机构,加快社区中介组织发展,力促其在社区基层治理和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加快县城及中心集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新建县城东、中街社区居委会综合业务用房,改(扩)建西街区居委会综合业务用房;新建东、中街社区医疗站,将原城郊卫生院在2006年整体迁建到吉强镇袁河村后,充分利用业已建成的各项基础设施,将其改建为西街区医疗站;争取新建东、西街区托儿所,新建东、中、西街区文化健身活动中心,新建集老年、残疾人康复、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康复活动中心,新建县城家政服务中心及中心敬老院;新建平峰镇居委会综合业务用房。
3、加快其它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预计到“十一五”末,城镇人口接近10万人。“十一五”期间在县城中街再增加一个居民委员会,在兴隆、平峰镇各增设1个居民委员会。在人口较多,发展较快的苏堡新营、将台、偏城、白崖、西滩6乡设立居委会。在其它10乡设立社区服务站。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熟悉。不断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在城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重要作用的熟悉,把思想统一到共创美好社区的建设上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行业优势,把服务延伸到社区,主动面向社区,服务居民,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2、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广开用人渠道,把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居民工作的人才,通过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等形式,吸收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来,优化队伍结构,增强战斗力。明确“以党建铺路,靠服务升华,促社区自治”,不断提升社区的品位。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和自我治理,开展便民服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拓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融资渠道。加大县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心、区、市扶持。发挥驻社区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民团体及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他们支持社区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开办社区服务项目。运用社区自治机制,实行社区自筹,实施环卫、保洁、家政等有偿服务。自办实体,自办项目,实现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互动。认真研究社区工作,逐步建立“财政补贴、社区居委会自筹,鼓励个人投资”的财力支撑体系,落实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经费和社区居委会干部的生活补贴,逐步建立离任居委会干部必要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