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广泛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组织动员社区内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基层单位,自觉履行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能,承担起服务和维护青少年权益的责任。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严厉打击侵犯青少年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对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净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揭露、批评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现象,并特别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法律咨询等项服务。
(3)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建立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责任区,推广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卡联系制度,根据社区志愿者的专长特点、社区群众的需求以及社区可利用资源等,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和网络,以社区优抚对象和特困居民为重点,广泛开展社区便民服务。
(4)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围绕青少年学习、成长、就业等多方面需求,建立社区技能、技术培训学校或站点,组织待业青年、下岗青年开展技能学习,拓展就业渠道和领域;在外来务工青年较集中的社区,着力深化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并大力开展外来务工青年文化活动,为广大外来务工青年的生产、生活、成长、成才给予多方面服务。
(5)社区“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把“青年文明号”制度引入社区,使优质服务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6)大中专、中学生社区援助服务。积极与社区内的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联合,开展街校共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动员组织大中专学生到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青年少先队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通过共建活动,组织大中专学生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家电维修、心理咨询,组织中学生开展社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7)社区少先队服务。在社区建立雏鹰假日小队,开展雏鹰争章、少先队员手拉手等活动,将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引向社区。通过各种科普行动、兴趣小组、艺术学习、拓展锻炼,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合作精神,把社区建设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同时,组织他们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服务、植绿护绿。
(8)社区保安服务。动员组织社区青年积极参与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社区青年治安联防队,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安置帮教、治安巡逻等活动,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为维护社区安全、社会稳定作贡献。
三、团员服务区的设置
农村团员服务区的设置方式为:
1、按居住地点,就近就便,把团员和其左邻右舍的青年划为一个服务区。
2、按亲缘关系,把居住在一个自然屯有亲属关系的团员和青年划为一个服务区。
3、按专业生产,把从事相同生产项目的团员和青年划分为一个服务区。
4、结合实际,因地制划分服务区。
社区团员服务区的设置为:
l、以住宅楼为主,就近就便,把团员与邻居青年划为一个服务区。
2、以驻区单位为主,把居住在一起的同单位的团员和青年划为一个服务区。
3、从事相同职业的团员和青年划为一个服务区。
4、按团员和被服务青年的意愿,自由组建服务区。
四、团员服务区的组织实施
为确保团员服务区活动在全市各级团组织中广泛实施,各团委要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边运行,边完善”的原则,以超常规的方式抓好团员服务区活动的落实。
1、各县(市)、区团委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每月有活动方案,每季度有活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