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强建设,社区服务领域不断发展;注重基础,社区环境不断提升;牢记宗旨,政务管理不断完善;发挥优势,区域经济不断飞跃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坚持和巩固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再就业工程力求新突破;创新活动载体,深化“五比五创”工程;建设以“现代交通商贸服务业”为核心的高效有序的经济环境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年街道工作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扣街道实际,着眼于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围绕“打造*中心区,构建和谐新*”的主题,通过全面实施教育、建设、整治、服务等举措,进一步唱响“同住社区、共创和谐”的美好工作主旋律,积极建设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友好相处的街道。
一、加强建设,社区服务领域不断发展。
以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来进一步凝聚人。要以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为载体,积极探索构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以“民情在我心中”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员民情工作站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为主题,继续开展“小巷总理”论坛、民情驿站等活动,使社区干部真正成为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进一步坚持和巩固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先进性建设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常抓不懈。
以多样的工作载体、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进一步关爱人。以“一册一卡三网”为抓手,深化社区民情驿站,便民信箱、热线为民(*)服务热线工作法;以“创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继续开发有效岗位促进失业人员有效就业,努力使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人员“不挑不拣”实现百分百上岗。以深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内涵为前提,完善“个十百千万”工程及为老服务、居家养老的特色工作,增强退休人员对社区社会化服务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在助残扶助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营造和谐氛围。
以完善文化建设来进一步教育人。文化建设以“*文体中心”、“市民学校”等为主阵地,以“文化超市”为抓手,以“小巷总理”论坛为品牌,以《*街巷文化撷英》的发行为契机,以推进社区“四会”制度,加强社区自治为突破口,以“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为动力,加强辖区居民素质教育,提升居民文化水准。
二、注重基础,社区环境不断提升。
再就业工程力求新突破。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拓展就业岗位为手段,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针对街道公益性岗位日趋减少的形势,要多途径拓岗。以强化技能培训为手段使失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除继续要做好“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还要结合再就业工作举措的广度,在引进人才资源搭建服务平台的前提下,做好辖区“2*0”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同时要继续推广“创业人员一条街”的工作经验,力求一人带动多人就业,使街道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亮化、美化工程稳步推进。针对街道住宅老而旧的现状,继续进行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和道路两侧景观改造 。对三里亭社区、闻皇庙社区、濮家社区部分区域开展截污纳管工程,在社区新辟共100个以上的机动车泊位,同时规范自行车停放点。
“平安*”工程有序创建。围绕深化“平安*”创建和进一步完善打、防、控、疏体系建设,确保地区安全稳定,同时结合“五五普法”、“三五依法治区”的工作要求,要着力在“六抓、六重”上下功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