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中心,建立了全区统一的大型共享数据库,横向实现了计生、民政、卫生、公安、工商部门联网;纵向实现了区、街道、社区单位三级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实时在线治理服务,形成了互联互动的城市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托省县级数据库和乡镇治理软件开发了适应城市计生治理特点的网络化应用软件,根据工作需要分为区级治理、领导专用和街道(系统)、社区(单位)以及民政、公安、工商、医院等版本(模块),具有远程录入、变更、查询、汇总、下载、打印等功能,各级既可以上网操作,也可以将数据下载到本机离线操作,节省了费用,提高了效率,同时该系统支持在线升级,并实现了与省县(乡)级治理软件兼容和同步运行。
第三,形成了以网络采集计生信息为特征,部门共享信息与居村统计信息相结合的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新格局。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变更基本实现网上操作。新婚信息由区婚姻登记处天天传输至区网络信息中心,经处理后分配到治理的居村或单位。出生信息由城区家有接生能力的医院,天天利用网络,变更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等信息孕情、节育信息主要由区服务站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时进行采集。目前,通过网络采集的新婚、怀孕、出生和节育等信息达到以上。居村、单位可根据网络提示的信息与实际发生的情况比对后,对其中缺失(主要是在外地发生的新婚、生育,利用网络无法采集到的信息)或不符实的,重点进行拾遗补缺式的查访采集,月底上报街道计生办。街道使用省级乡镇治理软件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在本机升迁后上传至区中心数据库,避免了信息出现漏、错现象。
第四,革新了手段,推进了居村(单位)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进程。一是日常治理实现了网上操作。区、街道(系统)、社区(单位)日常计生治理实现了网上操作。计生人员利用专门软件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获取全区中心数据库各类治理信息,根据工作需要制作已婚育龄妇女治理档簿、汇总数据、制作报告单、绘制报表、交流治理信息等,替代了手工书写,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工作量。街道和公安、工商部门流动人口治理实现了网上验证、异地查询。行业主管部门(系统)可以跨街道查询、汇总下属基层单位的信息,强化了行业内部即时监管的力度。二是计生服务实现网上互动。我区设立了服务生育登记服务厅,集中发放《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办理“新生儿落户联”、审批生育第二个子女指标,利用网络实时反馈到街道、社区和单位。社区、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提示信息由针对性的开展婚后、孕后、产后、术后和药具随访服务。城区接生医院利用网络提供的电话号码,与孕期或到预产期的孕妇联系,提供相应服务;三是计生信息实现了网上交流。通过计划生育信息网络使居住地、工作单位和户籍地都能以较低的沟通成本治理各类非凡育龄人员。居村可以集合查询居住在本社区所有育龄人员的治理服务信息,个案查询全区任何一对已婚育龄夫妇的信息,彻底改变了过去已婚育龄妇女治理交接、男职工计生情况调查是靠发《联系函》的办法,为实行育龄人员现居住地治理,管好庞杂无序的城市人口,解决“单位人”和“社会人”之间的治理矛盾,提供科学手段。
四、项目实施取得的初步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多来,我区计划生育综合统计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信息共享、网络互动,规范治理、带动服务”的工作效果。
㈠改变了传统的信息采集、传递、利用方式,实现部门之间、计生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实时在线治理与服务。计生信息由计生系统纵向采集转变为相关部门横向采集相结合,由改人工采集转变为网络采集,实现了第一地点、第一时间,同步采集,信息网络化由过去以月为单位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