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监督检查机制、考核评估办法、信息互通机制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到不错一人,不漏一人。按照统一的政策规定,做好新进入奖励范围目标人群的调查登记工作,严格执行个人申报、村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榜公示和省市复查的程序,做到准确无误。
充分发挥“三结合”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中的政策推动作用,要在坚持定点联系、帮扶到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帮扶点上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优待的经验,增强“三结合”工作的政策导向力、社会影响力和持续发展力。要把计划生育困难户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困难户作为帮扶的重点对象,切实为计划生育困难户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抓好基地村建设中对所有计生户优惠倾斜政策兑现的覆盖面,加强对“三结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重点抓好计生户优惠政策的落实,健全和完善“三结合”基地的各项功能,使“三结合”基地建设适应于市场经济的规律,协调运作、健康发展。
五、努力提高人口出生统计质量
一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每季度定期将计划生育情况以公告形式向群众进行公布,对每例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二是对各乡镇经常进行统计质量抽查,坚持每月抽查1-3个乡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通报抽查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三是重点督促2009年五个省级统计监测点,严格统计口径,做好总人口和育龄妇女的信息录入,充分利用wis系统指导和服务计生工作。
六、全面深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各乡镇要在巩固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县指导、乡服务、村自治、组协助、户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程。要加强和完善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严格按照民主程序,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服务协议,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重大事项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的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以及评议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凡涉及村民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的事项,都要经过村民大会讨论,落实执行的情况也要向村民公布,接受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组织工作网络,夯实计划生育工作村级基础。
七、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
在保持服务机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好现有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作用,努力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保证完成技术服务、宣传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四项功能”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要加强中心站建设,按照《计划生育技术常规》等技术服务规范要求,装备与技术服务要求相适应的医疗设备、检验设备和急救设备,永太、南华、永安、仓山达到中心站标准。健全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制度,规范避孕药具的管理、发放、随访等工作。积极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为育龄群众提供多种避孕方法,让群众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措施,满足群众在避孕节育方面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需要。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开展以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普查为主休的“三查”工作,为绝经后的农村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技术服务的日常工作。
八、狠抓基层基础工作
进一步加大乡村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力度。县级计生部门将采取领导及股室联系乡镇的办法,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平衡发展。特别是要对去年考核排位滞后的乡镇实行重点联系,帮助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协助制定改进措施,每月进行质量抽查,每季度进行情况通报,督促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各乡镇对后进村同样实行联系制度,实行定人、定时、定任务的办法,落实责任人,实行责任制,纳入考核,逗硬奖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