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发展现状
镇为常交通枢纽。全镇总面积49.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公顷,下辖1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有363个村民小组,11037户农户,年末总人口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5万人。
目前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近18000亩,小麦种植面积近14000亩,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2000亩;果蔬种植面积2044亩,有专业户208户;苗木种植面积3150亩,有专业户39户;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880亩,有专业户74户;外向农业面积200亩,畜禽养殖业专业户56户。
全镇现有各类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土地股份合作社15家,其中:有专业协会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土地股份合作社2个。已建或在建的各类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园10家。
二、存在问题
1、农业投资力度不大。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工商资本等“三资”投农,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等,切实提高我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2、土地流转速度缓慢。土地流转比较零星,机制还不够完善,流转手续不规范,流转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完善,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3、合作组织带动力不足。农产品生产、管理、销售仍以个体为主,产品仍以原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形成竞争力不强,抱团作战能力差,带动力不足的问题。
4、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仍不高。部分农民“土枪土炮”,小打小闹的思想较深;标准化基地规模小,档次质量不高,导致产品品质不一、产量不稳定,标准化工作滞后。
三、总体思路
《镇现代农业总体规划三年发展纲要》项目主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平台,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努力做大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做优生态旅游农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四、功能定位
发展定位:以打造“特色品牌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为方向,划分若干功能区进行现代农业的开发建设。
发展重点:以“良种繁育、果品苗木和水产养殖”三大优势产业为主,旅游农业为辅的特色农业产业。
五、发展重点
以发展5个产业,4个特色农产品基地,5个农业生态园区,1个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内容,大力实施“5135”工程。
五个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水产种苗、稻麦种子、花卉种苗等种源农业;发展上规模、有特色的水蜜桃、蔬菜、葡萄、梨等果蔬产业;发展水产静养及特种养殖等特色渔业;发展集休闲度假娱乐垂钓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利用交通优势建设农产品集散、交易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四个特色农产品基地。要完善建设好东岐村的稻麦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以赤岸村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基地、以红豆村为中心的千亩水蜜桃基地和集现代高效为一体的红豆鲜花生产基地。
一个品牌。以注册商标“金”农产品品牌,现已形成金水蜜桃、金梨、金葡萄、金清水蟹和金大米等多系列、多品种的品牌。
六、发展对策
年,抓好造林绿化建设,森林覆盖率提高2%;完成万顷良田一期3500亩的建设任务;江南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