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步推进、提高质量、实现双赢”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依法规范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行为,建立健全合理稳定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为建设美丽幸福金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目标任务
年全镇各类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95%以上,年稳定在98%左右,到年达到100%。全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党政主导,全面加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推动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给全党和各级政府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其中深入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的一项基本任务和有效手段。因此,全镇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落实党的精神、建设美丽幸福金的重大举措来抓;要继续将企业工资协商推进工作列入党建、政治、精神文明目标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政领导工作责任制;要继续层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并进行考核,落实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激励政策;要从工业企业向服务行业拓展,由规模企业向中小企业覆盖,促进本区域内的企业普遍建立和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同度。一是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简报等宣传阵地作用,采用办专栏、专题节目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宣传全面深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重大意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典型引领,后进曝光,在全镇营造全社会关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向广大职工宣传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政策法规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认知度。三是要利用党校、成人学校等阵地,花三年时间分别对本区域内企业的业主、有关经营管理人员和工会干部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员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省集体合同条例》、《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企业业主、经营管理人员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认识。
(三)进一步强化分类指导,着力提高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水平。一要分类建制,建立全方位的工资集体协商体系。凡是建立工会的企业或职工5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也可由上一级工会与企业进行协商,逐家单独签订工资集体合同。行业特点比较明显的地区,要加快组建行业协会、行业工会,探索工资集体协商的新途径、新机制。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可以开展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二要分层推进,建立多层次的工资集体协商体系。尤其是集团型企业,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分厂)都要分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使工资集体协商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三要注重实效,确定协商的主要内容。生产经营和管理一般的企业,突出工资起点、加班工资和工资增长幅度。生产经营和管理相对较好的企业,主要协商工资分配制度、增加工资总额、工资增长比例、制定企业计时工资标准、计件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标准、加班加点工资、工资奖金分配,还可以协商政策规定或倡导的惠及职工的有关经济待遇。四要因企制宜,采用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有关新法规和各企业实际情况,分类制订和采用新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
(四)进一步强化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组织的作用。镇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一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