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攻坚年,是争创“全国卫生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的决战之年。全镇上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新起点,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再掀新高潮,实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总体要求,咬定一个目标(即到2012年实现工业产值600亿元,跨入全国300强,跻身全省20强),突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主题,大力实施“铸名企,建名村,创名镇”三大创建,坚持工业兴镇,环境立镇,科技强镇,文化建镇四大战略,优先发展生物食品、钢铁热电、纺织印染、化工制造、物流置业五大产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标准上,狠抓“三农工作、工业经济、城镇建设与管理、平安##建设、民生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六大工作重点,多、快、好、省”地建设新##、发展新##,确保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奋斗目标是: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4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0.8%、15%和12%。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抓“三农”工作,强力推进农村工作跨上新台阶
一是千方百计推进创业就业,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实施创业工程,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大力扶持个体业户创业,促进群众就业;积极协调企业,由镇统一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符合条件优先录用,确保当地群众实现充分就业。二是深化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发展互助农业。积极稳妥地引导土地流转,鼓励有条件的村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批规模种养大户;围绕耕种、灌溉和销售等环节,成立一批具有“新集体主义”内涵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绿色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着力发展品牌农业。充分发挥小店韭菜和邱家大葱、马铃薯制种产业优势,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深入开展“农村管理规范提升年”活动。实行农村干部工资管理机制改革,落实农村财务主体责任,实行农村财务问责制度,深化完善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和农村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农村财务支出要实行“六方会签”制度;在各村推行工作巡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治,严格落实农村财务定期审计制度,实行年审计、年公开、年封存,确保农村财务平稳运行。
二、坚定不移地抓工业经济,强力推进镇域经济实现新跨越
一是千方百计扩投入。积极开展“加大投入年”活动,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开工建设百万工程项目26个,过亿元项目13个,确保全年引进镇外资金20亿元。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步伐,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抓好西王钢铁、西王食品和三星机械三家企业的上市准备工作;扶持三星油脂二期融资,力争融资突破2.6亿元。二是集中精力抓项目。重点抓好西王药用葡萄糖、年产30万吨无缝钢管、三星年产500套风电塔筒、齐星40万吨铝材加工、巨佳年产5万吨水处理剂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抢抓机遇调结构。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压力和动力,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步伐。紧紧抓住增值税转型改革机遇,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延伸食品医药、铝材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组建西王药业集团。四是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坚持节约发展,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