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项目,提升区域商圈的夜经济辐射能力。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园林局、市商务局。
4.建设和完善4个夜经济综合体。市内五区和高新区要分别打造1个购物、餐饮、文化、休闲等高品味、高标准、上规模的综合类大型夜经济载体,通过实施全方位、多业态的经营模式,形成多种消费方式的配套发展、和谐发展。重点推动北国东尚购物中心、 特色商街、万象天成、 欢乐城等4家大型夜经济载体的改造提升工作。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
5.规范8家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结合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特点,规范提升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引进品牌连锁企业、专卖店等进入社区经营,并对各门市店招、牌匾等进行统一规范,提升形象,不断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演出、群众歌舞等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发挥国家级示范社区的带动作用。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6.建设4条特色商业街。按照商务部《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建设标准,推动街区改造升级,调整业态布局,9月底前把4条街区建设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责任单位:有关区政府、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电业局。
7.开办10家主题美食休闲广场。 月 日前,利用市政广场、商业广场、街区、商场超市、宾馆饭店等设施开办青岛啤酒广场、雪花啤酒广场、嘉禾啤酒广场等10个主题美食休闲广场,彻底改变以往夜市摊点零、散、小的地摊式”形象,形成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包装的规范化夜经济消费集合体。适时举办各类啤酒节、美食节、购物节,通过组织花车巡游、卡通表演、酒王争霸赛、万瓶啤酒免费赠饮等活动,聚集人气,扩大消费。
责任单位:有关区政府、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8.打造“三河”沿岸和环城水系系列休闲带。搞好三河沿岸主要区域景观建设,河沿岸部分路段建设营地式休闲消费场所,逐步形成大型活动中心。切实抓好 河两岸800米人工沙滩、3座沙洲等设施建设,搞好 大桥夜景亮化等工程;抓紧推进 河沿岸 水下餐厅改造, 街以西大型游乐场建设,河道南岸商业一条街建设等工程;依托 河,重点打造 河沿岸 桥等3个休闲消费场所和 河西线 路至 南路观光廊带等3个夜间观光带。 月 日前完成环城水系通水,同时逐步在环城水系沿岸建设公园、 商业街、文化娱乐设施,形成“三河”沿岸和环城水系系列观光休闲带。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水务局。
9.推动县域休闲消费中心建设。各县(市)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庙会、采摘节、旅游景点、温泉洗浴等特色优势,整合各类农家餐厅、农家乐等资源,提升打造农家特色鲜明、风味独特的乡村大食堂,各自建成1-2个休闲消费中心,逐步发展成为县域休闲消费中心。特别是9重点县(市)区要抓紧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各县(市)矿区政府。
10.建设5家特色公园。重点对五家公园进行打造,逐一对每家公园进行科学谋划、特色定位,按照“提出主题、分区设置、集中展示”原则,通过美化亮化和组织开展各类演出、展览、美食展会、民俗游园、群众性文化娱乐等活动,形成主题鲜明的品牌化休闲消费公园。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