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岗位每个人、每项工作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都要建立起精细的规范化标准体系,并纳入到具体的岗位考核中,切实构建起精细化治理的基础平台。矿党委将专门制定意见,就岗位创建提出要求。各单位、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创建措施,以岗位工作的再创新、责任体系的再完善、员工素质的再提高,努力打造我矿企业文化特色。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文明创建全过程。按照“用企业文化打造高标准文明煤矿”的要求,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全矿文明创建的各个领域,以其独特、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不断提升文明煤矿标准,巩固和发展我矿“全国文明煤矿”称号。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矿规公约》、《文明公约》、《职业道德规范》、《职工岗位规范》及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工作治理标准,通过不断强化理念灌输,逐步把企业治理规范转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要注重培养职工文明习惯的养成,通过不断强化职工文明素质教育,加大文明稽查力度,规范职工文明言行、文明着装、文明服务,树立起企业员工新形象。要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好升国旗制度,切实把干部职工激发出的爱国热情及时转化为工作动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要进一步重视和开展各种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陶冶职工情操,激发爱矿热情,增强其爱岗敬业的自觉性。要继续开展好“三个三”文明创建系列活动,着力在环境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切实把文明创建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注重在实践中建塑企业文化,努力打造“亮点工程”,创出我矿文化特色。各级领导干部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也是具体的组织者、实践者。新的一年,必须在熟悉上再有新高度、工作上再有新力度,坚持不懈地把提升文化建塑水平作为催发动力、激发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来抓,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和研究环境建设、准军事化治理、精细化治理、班前礼仪、女子军乐演奏等企业文化亮点的提升和拓展,着力在提升企业形象、矿井治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使亮点更亮,切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努力创出我矿企业文化特色。要注重发挥职工群众在文化创建中的实践创造作用,引导他们立足岗位创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转变。要注重防止和克服文化创建过程中急功近利、时紧时松、应付凑付等不良倾向,自觉把企业文化作为治理文化,融入渗透到安全生产、经营治理的全过程,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深化三个创新——领导方法创新、党群活动形式创新、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创新
在领导方法创新上,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思想由传统的思维定势向开放的思维方式转变,方法由传统固有模式向多元化、灵活性转变,领导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时俱进、系统开放的思维方式,敢于在工作中打破旧常规、探索新方法。只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有利于提高职工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都要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继续深化和完善“大政工”体系建设,规范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员参与的“三全”服务格局,形成纵横立体化工作网络,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在党群活动形式创新上,要坚持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党员和职工群众欢迎的活动,都可以大胆地开展、大胆地创新。要注重形式与内容、动机和效果的高度统一,不能为搞活动而搞活动,更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摆“花架子”。要创新活动机制,按照“紧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