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党员的科学致富本领,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六、组织发展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1、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各行各业生产一线党员和妇女党员发展工作,每个村至少发展一名3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党员,努力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发展党员工作要与“三大能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年内计划发展党员12名,新发展的农民党员中“三大能人”党员达80以上。各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要保证10以上。
2、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各村的后备干部要在5名以上,进一步完善后备干部治理档案。积极组织后备干部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使他们成为村干部的后备力量。今年4月份,将在一个村采取“一推双考”的形式,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
七、党员远程教育工作
在积极主动配合中心学校完成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安装利用工作的同时,建立党员电教家庭播放点,使其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拟选择3—5个高标准党员电教家庭播放点,在“七·一”庆祝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
八、支部协会工作
为了加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扶强扶壮xxxx经济人协会的同时,以党员为基础,组建成立xxxx村蔬菜种植协会,实行蔬菜种植的分种统销,并注册绿色食品标识,提高经济效益。
九、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乡村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制度,认真开好“五会”(即支委会、党员大会、“两委”联席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和乡干部包村工作会议),实行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增强工作透明度。
十、抓好“七·一”党员党组织表彰工作
今年“七·一”即建党85周年庆祝活动中,乡党委将在总
结表彰两年来全乡涌现出来的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十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乡土人才库,举办乡土人才培训班。认真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关于鼓励人才创业等政策,引导乡土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十二、把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紧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鼓励和引导党员在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精品效益型牧业、旅游开发、个体私营经济和发展庭院经济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巩固老典型,选树新典型,增强典型效应,加大辐射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团结奋斗,为组织建设献力献策,努力开创xxx乡组织工作新局面。
《乡(镇)党委2006年组织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乡(镇)党委2006年组织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