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进我县畜牧业由传统畜禽养殖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实现由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的跨越,特制定我县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核心,以提升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良种化为总揽,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进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年,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6万吨、13.82万吨、16.01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26.77亿元。牛存栏达到7.93万头,禽存栏达到1650万只,生猪出栏达到43.76万头。实现“三提升、两壮大”目标:
着力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良种化生产水平。到年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210个以上,累计完成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单位30家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10家以上;猪、鸡、奶牛三大主导产业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 97%、100%和100%。
着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预警预报,构建和完善县、乡、村、场四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建设村级标准化兽医室、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兽医室。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积极推行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县级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库。
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县、企业两级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推行畜产品生产档案、用药用料登记、检验检测、标识管理等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大力规范生鲜乳收购秩序,提高奶牛养殖场(小区)、奶站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畜产品抽检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检测不合格查处率达到100%。
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奶业、禽蛋、生猪三大畜牧特色产业,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行业龙头;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项目;组建和培育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新型组织,实行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销售。
壮大饲料、兽药产业。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全部通过gmp 和gsp认证;加强饲料、兽药质量监控,提高饲料、兽药抽检合格率。
三、畜牧业“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畜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良种化发展,做大做强畜牧业。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布局,从追求数量逐步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畜牧业。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围绕我县奶业、蛋鸡、优质猪三大优势产业,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根据全县区域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柳林屯乡、冶河镇、南高乡重点发展奶牛养殖,窦妪镇和柳林屯乡重点发展生猪养殖,西营乡、窦妪镇重点发展蛋鸡、鹌鹑养殖,楼底镇重点发展貂、狐、貉等特色养殖,形成特色优势畜产品养殖基地。二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资本聚集,促进资源整合,突出发展畜产品加工龙头,迅速提升企业档次。依托天丰、凯隆达等现有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真正把品牌做大做响,扩大我县畜产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