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教学手段,控制授课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落实扶贫助学工作,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子女入学问题,巩固、推广“随班就读”实验成果,确保“特教”对象受教育的权利。关爱留守学生、单亲学生、贫困学生等,控制学生流失,稳定优质生源,保障入学率和巩固率。
⑸充分发挥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手拉手”学校、兄弟学校之间的业务、学术等方面的交流,博采众长,不断吸收新的教育信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校的治理水平。继续加强与西师大的联系,大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5、科研工作
⑴确立科研先导意识。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口,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教师每学期所做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每期上交课改手记不少于两篇,每期期末进行考核与评选。
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教科室要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对课题进行深度的理论建构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对其应用价值作初步研究,分解各子课题;做好不同阶段的几次问卷调查工作,并开展一些学生活动。各课题研究要齐头并进,把教学困惑和问题课题化,使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促使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产生,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
⑶加强教科研的日常治理。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的理论,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学,指导。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治理,坚持开展以教研活动为形式,以课题研究为内容的科研活动。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把“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作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要继续建立好教师的教科研档案,作为考核教师工作,评选教科研先进的重要依据。
⑷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特色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学校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有效地推进大文化课的开发。全体教师应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来,扎扎实实地展开学习,开展研究,注重沟通,提倡合作、竞争的机制,形成反思的品质,提高研究的能力,把我校大文化课的开发进一步完善。
⑸努力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强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软件开发技术队伍的治理,加大对学校网站的开发力度,不断丰富学校的网页。认真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管好、用好现有设备设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的评估达标验收工作。对没有运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的教师,学校将扣发其“六认真”津贴。继续加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科教学。学校网管中心自觉主动地加大校园网的建设,扩大学校主页的信息容量和更新速度,并为学校发展、对外交流和师生信息互通开设一个快捷的窗口。
6、加强教师培训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⑴进一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加强政治和业务的自身学习提高。继续和发扬“爱岗敬业,积极争先”的光荣传统,形成沱牌实验学校布满活力的教师群体风貌。每位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放松对自己思想和业务上的锤炼,固步自封。杜绝上班玩游戏、上网聊天、电脑室吸烟等不良行为,一经发现,学校将从重、从严处置。
⑵进一步推进继续教育工程,学校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师培计划,要以校本培训为主,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提高和其他形式的培训,但要保证学习和
工作两不误。大力提倡“三三练功法”,即:读好一本书,做好一份读书笔记,写好一篇读书心得;钻研好一册教材,上好一种课型,说好一份教案;讲好一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