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至关重要,现就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思路
2006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教育为基础,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为重点,以制度建设、督促检查为手段,加强学校安全治理,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抓基层、打基础,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责任事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我市教育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二、工作要点
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安全教育、危房改造、食品卫生治理、消防隐患整治、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防范、疏散通道畅通、校园治安和周边环境整治、传染性疾病预防、制定和完善安全工作预案、学校节假日安全防范措施等。
1、果断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在全市教育系统推行“一岗双责”制(即管业务必须管业务范围的安全工作),坚持安全随事走,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治理和教育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制度。
2、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各学校要根据季节特点,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除把安全教育纳入课时外,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会、播放光碟和录像片、案例分析等,加强安全教育并注重实效。
3、加强对校舍的检查和改造力度,避免对危房隐患的失察,对d级危房必须果断撤除,绝不答应使用d级危房。
4、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治理,继续完善学校食堂、小卖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5、加强学校饮用水的治理和使用,搞好环境卫生,防止疾病流行。
6、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加经费投入,教学楼师生食堂、餐厅和宿舍楼要安装应急灯和指示标识,配备必需的消防器材,更换老化的电路电线等设施设备。
7、杜绝学生在宿舍使用电炉、电热器、电热毯等电器产品。
8、学生上操、开会集合、晚自习上下楼梯不得强调快速、整洁,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必须建立楼层安全守护制度,确保上下楼道疏散通道畅通。
9、严禁组织学生在公路等危险场所开展集体活动,校外集体活动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有严密的防范措施。
10、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用品的治理,对危险物品的治理要坚持专柜、专人负责。
11、坚持开展对校长、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2、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和常规治理,以隐患排查和整治为切入点,杜绝隐患漏洞。
13、继续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和
教育,中小学、幼儿园、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使用专用车接送学生或幼儿的,要在辖区公安交警大队的配合下对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要逐步取消学校和办学单位使用专用车接送学生或幼儿。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加强公用车的治理和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14、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建立公正、透明的考核办法及奖惩评价标准。
1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16、清理学生中的管制刀具,消除不安全隐患;治理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