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三)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建立财政支出结构的新格局。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量入为出,调整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是确保教师、干部工资发放。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工资性支出预算到位,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帮助解决困难县市和乡镇收入淡季的工资发放问题;大力实施“金财工程”,推行工资管理网络化。二是确保重点专项支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征缴力度,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自求平衡能力;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保投入;加强社保资金调度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确保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将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省财政补助的一费制地区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州规定的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必须足额到位,认真落实。加大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财政应急机制;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积极筹措资金和落实有关政策,支持环保、文化、广播、计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解决好企业军转干部政策待遇问题。落实政法经费,确保社会稳定。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证州委、州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项目。三是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公用经费管理力度,逐步科学界定事业单位经费供给范围,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凡是拖欠工资的地方,财政不得投资上新的建设项目,不得盖办公楼、买轿车,领导干部不准出国;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四)加大财政改革力度,构建财政资金运行的新模式。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推行部门预算。在全州范围内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州直部门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其中47个部门实行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县市要全面启动。二是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尽快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全州范围内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三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推行政府采购预算,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率要达到100%;逐步提高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比例,实行政府采购监管与执行分离,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全州政府采购规模达到1.2亿元以上。四是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规范收支行为,进一步抓好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银行代收代缴工作,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逐步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