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开发商代征工作。通过开展下户征收、司法部门全力配合征收、在房产部门派驻专人征收、开发商代征等工作方式,完善了契税征收环节,避免了税收流失。三是树立全面组织财政收入的思想,我们加大了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及其它各项收费的征管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房地产开发及建筑工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价格调节基金采取“一站式”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了对择校生收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留结比例,增加了预算内资金的使用规模。
⒊加大支出管理力度,保工资、保重点
年初以来,我们在增收潜力不大的情况下,按照“节支就是增收”的工作思路,加大支出管理力度,坚持“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认真贯彻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支出方针。一是从严控制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实行零基预算,把工资和必要的办公费列入硬性预算,其它支出视财力情况给予适当安排。二是大力压缩弹性支出,把支出尽最大程度压到实处,将工资发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在首位,继续实行了工资专户管理制度,委托银行统发,实现了我县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月发放。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借款,由于我县季节性收入比重大,现有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最基本的支出需求,我们通过积极与省市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得到上级财政部门的有力支持,确保了我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四是强化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在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方面,我县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严把进人关,编委、财政、人事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控制了财政供养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上,引入活体指纹认证系统,一次性清理出冒领企业离退休养老金人员人,另有人因各种原因未前来进行指纹采集,我们也已对其停止发放养老金。在乡镇我们实行“五清”,对教师、农村五保户等财政供养人员进行清理,节支效果明显。
⒋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构筑公共财政框架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我局重点推进四项财政体制改革。
()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通过继续规范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使该项工作在全县全面推开,县直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实现了全部纳入。教育系统分别成立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县直会计核算中心实现了对县直中小学的集中核算,乡镇方面我们分乡镇设立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使占我县财政支出最大的教育系统在资金的使用上得到了有效管理。二是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政府采购范围包括了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别,从材料印刷扩展到了和工作有关的各个项目,如大型会议接待、微机等办公用品采购、房屋修缮、改造等项目。截至月末,政府采购实际支出万元。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我局把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把预算外资金同预算内资金统一协调使用,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彻底改变了个别部门“谁收费,谁所有,谁支配”的错误认识,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完善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房地产开发及建筑工程行政事业性收费施行“一站式”收费管理的通知》和《县采矿业税费统征实施方案》,进一步探讨焦炭行业税费统征等事宜,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采矿业乱收费、随意收费、焦炭行业管理无序等行为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应收标准,增加了收入。
()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在农村税费改革方面,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把“一免两补”工作的有关政策通过电视、公告、宣传单等多种方式认真落实到每个农户,在局机关抽调多人组成专业队伍参予全县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