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财政工作计划 >> 正文
年财政监督总结与年计划

>二.财政监督机制更加健全,财政监督基础更加牢固。

    年初,局党组确定07年要将财政监督工作做实做细,使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全程监控。为此,我们加大投入,健全机制,进一步夯实了财政监督的基础,充分发挥了财政监督的作用。

(一)把财政监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我们统一思想,把握形式,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努力开创财政监督工作的新局面。

(二)监督观念和方式上更成熟。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和要求,我们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拓展财政领域,形成“收支并举、监管并重”的工作格局。将财政监督工作和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将监督融于管理和服务中,使监督与管理、改革、服务、调研相结合,突出时代特点。同时,将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发挥监督合力;创新监督方式,从检查型监督向管理型监督转变,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监督效率。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督基础。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今年,我们在加强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的同时,开展“四种意识”和“四种能力”的学教活动。“四种意识”即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四种能力”即调研能力、学习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我们注意加强交流,一方面向业务科室学习相关业务规定,掌握新的政策;另一方面,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其他先进地方经验,提高我市财政监督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内部监督检查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手段,是我们自身水平的自我检查和评价。加强内部监督检查,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管理和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每次内审后局领导都要专门听取汇报,研究改进意见,拿出具体整改措施,做到监督精细化。在监督手段上,我们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开展工作,如我们采取了专职监督机构牵头,召集业务机构兼职内审员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等。在内部监督检查成果的利用上,建立问责制和监督信息反馈制度,让内部监督的成果真正体现到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来。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差距,如财政监督缺乏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财政监督的面窄,体系不够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振兴财政的要求有差距,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明年,我们将在市委市府和济南市局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按“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一”是以人为本,在监督理念、方式、手段上体现人本思想;在监督内容上体现关注民生和社会发展,加大对“新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二”是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对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规范政策执行行为,加强对涉及经济发展的重点支出的监督。二是加强对土地收入的监督,检查土地征用是否符合规定,收支是否纳入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

“三”是加强财政资金三性检查,即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监督。

“四”是做到四个结合,即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财政监督与财政具体业务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抽查相结合,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

****的发展开启了新征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府和市局的领导下,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财政局年计划
       财政所年财政计划
       财政局年党风廉政建设安排
       市政府财政发展计划
       财政预算安排
       财政局党员理论学习安排
       市财政局收入要点
       农业局财政投入要点
       财政厅综合规划要点
       财政厅主要任务
     
    秘书应备备查工具书
    民政局发展扶贫新村会讲话
    旅游系统进展通知
    环保局干部节能降耗讲话
    副县长企业试点会议讲话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演讲材料
    县畜牧局申请增加财政经费预算报…
    工商局领导岗位竞聘演讲
    强化四个观念振兴区级财政
    校长市教师教育会议讲话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
    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意见
    财政资金整合工作方案
    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意见
    财政支出管理年开展情况报告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意见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党委财政估算执行情况报告
    年度镇财政包干工作方案
    党委财政预算报告
    财政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