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按照县第*党代会的总体要求和县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围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加富强和谐秀美的成都西部新中心的战略目标,着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财源建设上有新的突破;着力创新财税征管机制,力争在提升增长质量、增强财政实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上有新的突破;着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力争在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力保障、加大惠民投入上有新的突破;着力推进财政法治化、科学化建设,力争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建设“透明财政”上有新的突破,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收入既保持较快增长,支出又保障重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0*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307,480万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上缴中央收入和省级收入后,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94,404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地方工商税收入49,312万元,增长25.5%;耕地占用税收入6,115万元;契税收入13,942万元;所得税收入(含个人所得税)20,105万元,增长32.5%;行政性收费和罚没等收入21,361万元;基金收入83,569万元,增长25%。
根据以上收入安排,20*年全县地方预算收入194,404万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收入11,000万元,增资转移支付1,826万元,免征农业税补助2,019万元,收方合计209,249万元。减去专项上解932万元,全县当年留用财力为208,31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年全县预算支出安排为208,317万元。主要项目是:
——农林水事务支出6,562万元,比上年年初计划(下同)增长75%;
——教育支出32,393万元,增长114.5%;
——科学技术支出2,164万元,增长43.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50万元,增长60.9%;
——医疗卫生支出5,042万元,增长23.6%;
——公共安全支出6,515万元,增长30.8%;
——国防支出609万元,增长734.2%;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466万元,增长25.3%;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13万元,增长197.4%;
——环境保护支出780万元,增长31.7%;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057万元,增长24.5%;
——交通运输支出1,433万元,增长136.5%;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1,291万元,增长113%;
——其他支出25,073万元,增长110.6%;
——政府性基金支出83,569万元,增长86.6%。
关于20*年的财政工作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抓好20*年的财政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培植财源,优化经济结构,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坚持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壮大支柱财源。强化招商引企培植税源政策体系和项目投资服务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创新招商引企方式,围绕工业发展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