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大户、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担保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多元化,在继续对担保费和风险准备金补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鼓励有条件的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对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组建股份制性质的财务公司、结算中心或互保中心的给予财政补助。加大对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技术创新、新品开发、产业集聚与公共服务平台及风险补偿等的支持力度。用好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鼓励拥有成果的科技人员进行创业投资,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和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抓住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需求减弱的时机,鼓励引进海外的领军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鼓励收购国外的资源、科研机构、中小企业,鼓励省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供新的动力。及时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用好专项发展资金,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支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帮助企业降低国际市场风险,对参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企业给予保费补助;奖励境内民营企业到国外建立经济开发区和设点办厂;鼓励中小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对市场开拓过程中的前期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历史证明,经济危机也会催生大规模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坚持调优调高调轻的方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更大成效。
积极提升先进制造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双倍增”计划,进一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对获得“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的企业奖励。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动漫产业、文化精品生产等文化产业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和商务服务、城乡科技与市场服务、国际会展业、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连云港开放、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实施沿江开发奖励、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园中园奖补、经济薄弱地区新增收入省集中全返奖励、全面小康推进奖励、财政收入增收奖励等促进区域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努力推进节能减排。支持节能新技术推广、技改与淘汰落后设备奖励、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节能奖励及发展循环经济,支持重点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
(四)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健全支农惠农政策体系。要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目标,健全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强化各项支持农业发展政策。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高效设施农(渔)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重点实施良种工程,加快培育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加强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保鲜储运及精深加工、循环农业及环境保护、农业工程与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