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国际国内形势,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财政部门要增强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的紧迫感,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在复杂形势下做好财政工作的能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认真贯彻落实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必须加大财政调控力度,把中央扩大内需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既要加强我省经济发展的长久支撑能力,又要力求对经济回升起到立竿见影的实效。支持京沪高速铁路*段、沪宁、宁杭城际铁路和苏北铁路、南京禄口机场二期、通榆河北延航道、连云港港口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持省美术馆扩建、*大剧院启动、南京博物院二期、省肿瘤医院扩建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支持太湖流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等一批重大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支持绵竹灾后重建。利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优势,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中央转贷地方国债资金。积极支持发行地方企业债券,为我省经济发展争取更多资金。
努力培育消费热点。当前,扩大消费带动力强的产业是房地产,潜力大的区域是农村。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财税措施。房地产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既关连其它产业发展,又关系改善民生。要落实房地产交易的营业税、契税等政策,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各地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在落实中央和省政策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和办法,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支持扩大农村消费。积极组织开展家电下乡工程,结合实施为农服务工程,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发展农村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
重视优化消费环境。扩大内需,还必须重视改善消费环境,创造消费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愿望和信心。支持构建城乡居民消费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加强商品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卫生监管,支持市场整治、流通质检、移动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监测,支持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加强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二)帮助企业克服和应对金融危机中遇到的困难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前经济环境趋紧,企业发展困难加大的背景下,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给突遇寒流的企业增温供暖。
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积极落实增值税全面转型改革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发展后劲。认真落实企业研发支出抵扣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支持重大科技支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推进科技发展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研发动态、科技咨询和产学研沟通渠道。鼓励发展各类科技创新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建立健全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支持苏北实施示范性强、效益高的科技富民项目。支持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对引进人才初始创业投资提供资助和贷款贴息。完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进实施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财税政策。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县域经济的重点企业、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