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以大项目为龙头,支持地方财源建设,省级重点企业财源建设资金、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扶持县级园区内财源建设效果及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骨干企业。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路子,支持通过村企挂钩、股份合作和吸引“三资”,形成一批连接国内外市场、具有规模效益的高效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壮大一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对关键技术攻关,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
第三,丰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既要保护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积极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一是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规模扩大到10亿元。重点支持已进入中试、正待产业化的重大创新项目,对有风险投资、战略资本、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参与投入的项目跟进投资,“雪中送炭”。把国外的创投基金、风险基金引进来,把国外带着项目的高科技人才引进来。继续采取招标方式,组织遴选对*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推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实现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的项目。进一步发挥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新一轮“双倍增”和软件业“双倍增”计划。以软件名城、国家级软件园为重点,加快软件基地建设。支持以部省合作方式,在6个重点领域分4个年度培育20个体现国家创新水平的高性能产品群。加快研究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生产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财政部新能源发展、能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专项扶持资金,促进我省企业风电机组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与产业化。二是重点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投资力度到位。支持“三个突破”:在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中央商务区、软件园、创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科技创业园、产品交易市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地区总部、采购营销中心等招商引资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政策措施上,对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服务业外包企业根据销售、利税、出口收汇等刚性指标分类筛选重点企业给予支持;对新引进的公司企业总部、金融机构总部、服务高端人才给予奖励;对公共服务平台、会展经济按投资或成本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对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投入按基建贷款规模给予贴息;积极支持*银行和保险等地方金融机构筹建运营,支持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开发、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扶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发展政策,鼓励商务城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三是支持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链。落实节约优先的方针,积极支持探索产业大循环、园区内部中循环和企业内部小循环的有效模式。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快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区(点)建设。省财政将研究办法,对成效显著的示范区(点)给予奖励,并运用典型推动全局;对试点失利的示范区(点),将按照试点成本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第四,丰富完善企业发展政策。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财政扶持企业要由直接对“点”向间接对“面”转变,更多地通过服务平台和财税政策,对所有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国民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