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21.82%。财政对卫生的新增投入要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向公共卫生倾斜。积极支持实现“全民医保”,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外的全体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少年儿童、低保户、无退休金和无收入老年人,都纳入“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样“刷卡”看病;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继续加强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支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人员大规模培训;支持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使城乡居民不出社区、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具有一定服务水平的、价格公平合理的综合卫生服务,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鼓励民办医疗机构发展,积极发展惠民医疗服务。三是支持推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省级初步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支出11.62亿元,增加2.19亿元,增长23.2%。重点推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引导和激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参与“三下乡”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事业;支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重点保障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扶持方式要逐步从直接拨款向项目投入、购买服务转变。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并制定财税优惠政策,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安排1亿元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四是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结果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结果是社会财富分配,要坚持把保护弱者利益作为二次分配的底线,追求效率不能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省级初步安排社会保障与困难群体方面的投入32.14亿元,增加15.11亿元,增长88.7%。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围绕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目标,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主辅分离、社会保险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和就业服务补贴的优惠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快小额贷款发放进度。重点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确保“双失业”和“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推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重点支持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到农村基层、各类所有制企业就业。支持促进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确保被征地农民与城镇失业人员享受就业扶持政策;支持推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五险合一”征缴办法。规范和完善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完善社会保险抓扩面、促征缴的激励机制,新增加的省级财政补贴和养老、失业保险调剂金的安排与各地扩面、征缴、清欠工作实绩和努力程度挂钩。省在今年对各地抓扩面、促征缴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城乡家庭生活困难又未纳入低保对象的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遭遇突发灾害等困难人员,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制度。省财政继续扶持困难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改善集中供养五保户的居住条件。社会保障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各地要把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去年专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切实进行整改。五是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分配向劳动者倾斜、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政策导向,研究落实“三个相应增长”的分配政策,使职工最低工资随经济发展相应增长,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幅随社会平均收入增幅相应增长,社会保障水平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增长;研究利用财政杠杆,控制垄断性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控制乱涨价;全面实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办法,规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