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发挥*籍各地同乡会的作用。
推进体制创新。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偏远乡镇、革命老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完成新一轮市乡财政体制调整,理顺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和权责关系。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强化统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国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激活国资公司体系经营活力。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认真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试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和政府项目公示制。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分类管理。
——突出统筹协调和素质提升,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建成城北小学,完成於潜二中主体工程,实施锦城五中、昌化镇中、昌北中学、新桥小学新扩建工程,加快职教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创建省标准化学校8所、*市级学前教育先进乡镇2个,初中升高中比例保持在97%以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继续实施职教六项行动计划,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扩大教育资助覆盖面,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浙江警察学院新校区建设,完成茶文化学院主体工程。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组织“种文化”村文艺汇演,展示“种文化”成果。新创*市级以上“东海文化明珠”乡镇1个、*市级特色文化乡镇2个。实施农村社区图书室援建工程,建成90个村级图书室。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强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突出“奥运年”主题,设立市体育指导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建健身苑点50个,创建*市级以上体育强乡镇2个。加快做好市体育中心(少体校)前期工作,启动市博物馆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147个自然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继续加强舆论阵地建设,积极发展现代传媒业。鼓励文学艺术创作,培育文艺人才。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7家,创建*市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推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管理新模式。开展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实行健康体检信息化管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创建*市级卫生强乡镇1个、卫生村20个。重视中医药事业,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设立昌北卫生监督分所。启动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实施市人民医院医技楼建造及门诊大楼扩建工程。加强基层卫技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惠民医疗政策,减免项目增加为“二十免二十减半”。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化计生优质服务,建成於潜、昌化计生服务中心指导站,争创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县市。
——突出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巩固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成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对新增失地农民实行“即征即保”,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残疾人康复培训就业中心建设,迁建市福利院。扩大廉租住房政策覆盖面,建成第三期并启动第四期经济适用住房。注重制度创新,管好用活住房公积金。巩固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全面推动敬老院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加大对低保边缘人员的帮扶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完善“慈善超市”和慈善工作站的运行制度,搭建经常性社会捐赠平台。
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