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认证9个,完成市级标准化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
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以中心镇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培育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和非农产业转移。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统筹培训农村劳动力1.9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1400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000人。加强“*农业信息网”和“农民信箱”建设,帮助农民掌握更多的就业、致富信息。健全农业防病防疫防灾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农业生产作业便道100公里。完成“千库保安”5座、“百村达标”10个、“百库脱险”30座。实施万里清水河道整治200公里、小流域治理2处。完成藻溪中低产田改造和岛石仁里溪山区小流域治理2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加强村庄建设和管理。继续做好村规模调整后的融合工作,适度修编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继续抓好“集团联乡镇、强企结百村”和“三百 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全面完成杭徽高速沿线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偏远山村下山移民工作,完成下山移民100人。积极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村民委员会和村级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工作,规范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推进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山林的有序流转,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突出产业升级和新型业态培育,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面提升休闲旅游业。围绕建设“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目标,制定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旅游产业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旅游强市。启动天目山五星级度假酒店建设,加快*湖西岸酒店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天目山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大明山创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酒店创建五星级酒店的各项基础工作。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推进东天目景区、湍口温泉度假区建设。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立足“*休闲旅游新景区”定位,加大*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宣传力度,不断巩固开拓客源市场。全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亿元,其中景点门票收入7500万元。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有序发展农家乐,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升级版”。强化平安旅游,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多语标识系统,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围绕建设“浙皖交界区域商贸流通中心”目标,调整完善商贸服务业及网点发展规划,积极引进高档主题商场、百货购物中心和汽车4s店等商贸业态。完成锦江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镇、重点集镇的商贸服务设施建设。培育繁荣浙皖农贸城等专业市场,继续改造提升乡镇农贸市场。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创建便民示范社区2个。进一步健全农资连锁网络,深化农村连锁超市发展,力争实现连锁超市村级全覆盖。加快发展美食、茶楼、疗休养、保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特色潜力行业。加大“工商对接”、“农商对接”力度,培育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引进规模物流企业1家。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发展中介服务业。
——突出节能减排和要素保障,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节能降耗。组建能源监察中心,建立投资项目能源评价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增量。大力实施十大节能工程,鼓励应用沼气等新能源,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进机关节能工作。完成金圆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项目建设,依法淘汰s7以下变压器等一批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