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市级财政继续安排服务型教育经费5000万元,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向服务型教育转型,促进教育与“产业、企业、就业”的紧密结合。
2、扎实推进文化大市建设。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将新增安排3000万元,设立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贴息、补贴、奖励、政府采购等方式,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东部文化广场、*博物馆、*书城等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3、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标准由每人130元提高到155元,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100元提高到120元。今年市级财政继续安排1亿元支持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试行医疗机构使用廉价药物的政府补偿机制,今年将对县以上公立医院补助与廉价药物使用情况相挂钩、大型医疗设备补助与跨医院检查互认相挂钩,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4、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整合各项社保政策,各县(市)区制定的社保政策要向市里的政策靠拢,改变“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一事多主”的状况,确保各项政策的一致性。加大创业培训扶持力度,支持公益性岗位开发,建立公益性岗位政府补贴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施再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办法。在保证基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研究基金增值保值问题。切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向居家老年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提高困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启动两年一次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工程。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规范资金管理,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5、支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今年市级财政首次安排种猪场建设、奶牛生产、冬种粮油料作物种植等补助资金扶持生猪、奶牛和粮油作物生产,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安排商贸发展扶持资金3190万元,支持“菜篮子”基地建设、农村菜市场建设和副食品储运补贴,确保粮油、蔬菜、副食品的市场供应,维护物价稳定。
6、支持“平安*”建设。加大公检法司财政投入,完善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政策,提高社区保安、协警人员开支标准和维护公共安全需要的设施装备水平,保障政法部门开展重点业务工作所需经费。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经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财政救灾应急预案,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五、大力加快财税改革步伐,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对财税改革的要求,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化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扩大公共服务政府采购范围,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
1、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对重大的、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专项资金以及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要组织进行绩效评价,努力使绩效评价成为专项资金管理的必须环节。加强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以调整增量来带动存量的优化。要注重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注重绩效评价过程中的机制创新,真正体现预算管理的科学约束。明确专项资金的目标导向,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绩效目标紧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