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要积极完善新一轮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实施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待遇,从今年1月份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研究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全面启动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医疗和住房等相关扶持政策,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对困难家庭免收入网费和收视服务费。支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调整完善*博物馆经费补助政策。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东部文化广场运行经费补助机制。加大农村文化投入,支持乡镇文化场馆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支持全民健身运动,对运动场馆对外开放的学校符合条件的,予以适当补助及奖励,实现学校公共资源社会共享。适度调增我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金标准、调整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范围,将“一居一农”对象纳入补助体系。
支持解决涉及民生的难点热点问题。谋富民之策,兴安民之举,倡乐民之道,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积极筹措落实资金,支持一大批事关全市人民的交通道路等重大项目和市政府实事工程建设。支持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落实好住房交易税费政策,鼓励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促进居民消费。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工商两费停征后相关部门必需经费保障政策。
保障公共安全。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实施司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方案,完善政法经费管理制度,维护公共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充实防灾减灾资金和物资储备,安排好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费和装备建设经费,确保及时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理顺财权与事权关系。研究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调动两级财政积极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探索“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转变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发挥乡镇财政优势,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财政预算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既要积极向部里争取国债资金,充实重大项目资本金,又要合理控制规模,防范风险。
落实各项税制改革政策。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增值税以及营业税、消费税暂行条例,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落实好成品油价税费联动改革措施。做好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工作,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落实国家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营业税条例修订和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