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重点查处伪造、倒卖、虚开发票,利用作假帐、帐外经营等手段进行退税的案件,打击整治恶意偷税的行为,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5、加强税收宣传,优化纳税服务。优化纳税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征纳税遵从度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各地要紧紧围绕总局“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各项优化纳税服务的机制和制度,认真落实“两个减负”,积极推行“一站式”、“一条龙”纳税服务,办好“网上办税服务大厅”,今年要努力使企业网上申报率达到80%以上,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提高12366和网络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切实降低纳税成本,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三)大力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贯彻“予多、取少、放活”的基本方针,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市级财政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农民减负增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以重点水利工程、标准农田建设为主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和村庄河道整治力度,巩固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工程体系,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以“百千工程”为抓手,支持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2、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持新建农业产业化基地20个。开展粮食直补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试点,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支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稳步扩大险种和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促进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机制,加大对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主体的农机更新、新型农机购置和粮食生产机械购置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3、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20*年秋季实施的免杂费义务教育基础上加大免费力度,在农村全面推行免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的免“一费制”义务教育。按照省新农村建设十大文化工程要求,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全面完成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持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培育现代新农民。
(四)大力保障社会事业建设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今年全市财政新增财力安排三分之二以上要用于社会事业建设和改善民生,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法》“三个增长”要求,足额安排教育事业经费,支持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市财政继续对南三县和市级欠发达乡镇实施转移支付,继续安排专项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市级财政继续安排服务型教育经费5000万元,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向服务型教育转型,促进教育与“产业、企业、就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