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支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传统服务业态和商品交易市场的改造提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鼓励企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外经贸有关政策措施。
——税收、财力结构更趋合理。坚持科学发展,深化落实“三个三”工作措施,积极探索优化税收结构、优化政府财力结构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收入多元化,密切关注改革动向,深入分析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对我县经济社会及财税工作影响,做好相关测算工作,研讨应对措施,努力实现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而稳定增长,地方税收占比协调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日臻优化。在坚持公共财政普惠原则的同时,资金分配向农村倾斜、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确保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即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包括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等)、安全生产,文化等方面。在有力保障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实施、政府职能履行、政权建设需要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建设节约型政府。
——财税管理改革加快步伐。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大力推进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积极探索“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财政运行机制。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构建符合我县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框架。认真做好各级政府债务的监管和考核工作,努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干部队伍建设常抓常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县政府十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大力营造和弘扬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加快财税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财税部门为党和政府、为兄弟部门、为基层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服务创新大力推动创新创业。
三、20*年财政、地税工作主要任务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拓财源
全面落实*县“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围绕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发挥好财税政策的导向和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助推经济品质提升。一是认真贯彻我县关于发展服务业的有关要求,支持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增加并用好三产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对项目的补助、贴息等手段,重点扶持成熟度高、产业集聚强的旅游业、专业市场以及金融、物流、会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连锁配送、服务外包等服务业项目,同时大力支持服务业招商,积极推动接轨*、参与世博工作,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外资、民资投入三产领域,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二是大力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产业招商,重点支持引进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培育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建高新技术园区及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继续支持发展数码电子、精密机械、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积极扶持光伏、新材料产业;加大龙头型企业的培育力度,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等,推动形成我县空间布局优、创新能力强、集约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三是鼓励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支持主导产业尤其是现代花卉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