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各级计划部门要在统筹做好国民经济年度计划落实、经济运行监控和“十一五”规划专题调研的同时,立足于谋大事情,编大项目,上大投资,促大发展,大力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建设年”活动,这对于做好今年的计划和投资工作,保持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中,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动力,而项目又是扩大投资的有效载体,没有项目,工作就没有抓手,投入就没有依托,增长就没有基础,发展就没有后劲。为此,各地各部门务必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大做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紧紧咬住并着力抓好事关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抓现的、上快的、瞄准后劲大的,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的开发、提报、建设和投产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实施,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迈上100亿元台阶,增长25%;计划口争取国家和省投资项目300个以上,争取国家和省投资4亿元以上,其中无偿资金3亿元以上;开发包装项目1000个以上,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30个以上,进入国家和省“十一五”规划盘子的项目20个以上;提报推介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400个以上,开工建设规模以上项目500个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增添后劲。
一是要在狠抓项目开发论证上下功夫。各地各部门要着眼于当前和“十一五”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走势,围绕国民经济重大产业、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社会发展重要方面,开发论证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既能发挥比较优势又具投资引力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开发中,要注重引进市场机制,积极鼓励中介机构参与项目的开发论证,切实发挥科研院校和专家学者的作用,不断提高项目开发质量。市计委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集中力量搞好15个重大课题的调研,并抓好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发论证工作。各县市区也要以更宽广的视角、更开阔的思维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全省和国家规划。
二是要在狠抓项目包装提报上下功夫。无论是争取国家投资项目,还是启动社会投资项目,都必须按规范要求做好项目的包装、编制等基础工作,确保所有项目达到可研深度。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与省直、国家有关部门的紧密联系,加强与投资商的沟通联络,及时准确地掌握投资信息和有关动态,全力做好项目的申报立项、提报推介和跟踪落实,千方百计促使项目成功提报。要瞄准大项目,盯住大客商,引进大投资,尤其是对吉井铁路、华能电厂二期、峡江水利枢纽、泰和水电站、东谷水库等牵动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项目,更要组织专门班子,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力争尽快批复并启动建设。
三是要在狠抓项目资金筹措上下功夫。资金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完成今年100亿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求我们务必开动脑筋,开启财源,多渠道、多形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要把争取国债资金作为资金筹措的“第一帐单”,各地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力争我市在县乡公路、农林水利、公检法司、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债投资计划,同时要落实国债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在基建投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并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以保持计划的调控力度和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要把吸引外商投资作为资金筹措的“第一股东”,发挥计划部门储备项目的优势,创新招商方式,改进引资策略,把握国际资本投资动向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移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