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经费等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和部门一般性项目支出;严格控制会议规模、档次,杜绝非政府的会议费增加。
(三)创新征管方式,保持财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国税、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县税收收入影响的研究,坚持把应收尽收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目标,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依法强化税收征管。一是以税收执法手段的创新,实现依法治税工作的突破。加强对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车船税、建安工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加大欠税清缴力度,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增强地方财政收入。二是以税源盘活方式的创新,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突破。树立应收尽收的征管理念,加强税收预测、税源监控、税源基础、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工作力度,加强税法宣传,严格依法治税。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税收大户的税收征管。三是以税收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的突破。国税、地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的协调配合,加强征管领导,落实税收责任制,本着“抓大不放小、大小同时抓”的原则,采取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尽力做到不漏征一户、不欠税一分。
(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在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预算平衡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整合现有资源,从而集中财力保增长、集中财力保民生、集中财力保稳定。一是以涉农资金为重点,把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似的资金整合集中使用,改变财政资金多头管理、重复安排、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使之相对集中、相互匹配、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好实施扩大内需要政策的资金需要,支持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做好项目融资互动工作,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投融资平台整合,充实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提高融资能力,争取上级政策性贷款,切实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三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建立运转规范、滚动发展的科学机制,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效益,真正发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蓄水池”作用,推进项目落实。
(五)强化监督手段,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加强监督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规范财经秩序、堵塞漏洞、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财税部门要加强对《税法》、《会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税运行机制,强化监管责任,提升监管水平。在收入预算监管上,既要防止收入混库,也要防止收入虚增虚减,杜绝收入水分,合理保持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比例,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在支出预算监管上,要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意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各级财政部门要将中央扩大内需资金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特别是对资金下达、资金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做到事前预警、事中跟踪监督、事后问效的全过程监督,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资金的行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到位,不留死角,发挥效益。强化各级预算单位非税收入管理,将大量长期游离在财政监控范围之外的非税收入,通过法定的方式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综合调控能力。
(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近年来,我县各级各部门根据发展需要,争取金融部门贷款和政策性贷款,促进了部分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各级政府举债建设债务风险也不断加大,对财政还本付息产生了较大压力。各级要积极探索“举债有度、偿还有方、管理有序、监控有力”的债务管理新办法,既要充分发挥社会资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