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以提高保障能力为基础,着力优化支出结构。
我们从“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集中财力保工资发放、保社会保障、保机构运转、保法律和政策性兑现。在增强预算支出透明度的基础上,随时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2006年,全区完成一般预算支出××××万元,超过预算指标的1.43,比上年增加了25.7。
1、确保工资兑现和机构运转。一是通过预算专列、资金专户、直达个人、督办检查等措施,清理不属于工资统发人员100多人,理顺了财政供给关系,确保了干部和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二是根据单位的不同性质和收支情况划分公用经费,确保重点、拉开档次、分类安排。同时,对支出大户的财务情况进行跟踪治理,充分发挥了财政职能。三是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总体要求,搞好乡镇工资兑现的填报、核查及区对下转移支付的测算、分解工作,不断完善乡镇工资专户治理。全年共向乡镇调度各类资金5973万元,确保了乡镇基本工资的发放和基层政权的稳定。
2、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加大基金征管力度,稳步推进“五费合一”。全年共征收各项保险基金××××万元,占任务××××万元的130,比上年实绩增长6。二是巩固“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程。对企业养老、下岗及再就业补助共投入420万元,保证资金发放到位。三是完善低保和优抚资金治理,确保政策落到实处。2006年4月,会同民政局对低保和优抚对象进行普查,清理出自然减员××人,暂停××*人,保证××*人的低保发放。同时,拨款37万元,启动了农村特困户的救济工作。今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4235万元,并进一步加强了社保资金的治理,确保了社保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3、积极创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严把资金“出口关”,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二是科学调度资金,在保运转的基础上,保证对“三农”、教育等重点支出。三是加强和规范基建专项资金、国债通乡公路建设资金、优质稻基地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治理,增强资金科技含量。四是对大批量物资和部分商品的购置实施政府采购,并进行严格治理,提高成本效益。五是严格按财经制度,进一步控制了“人、车、会、话”等重点支出,使绝大多数单位未突破年初包干指标。
4、积极推进财政改革。
在农村税费改革方面:一是在对乡镇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国家粮食“两补”政策的重大变化,我们研究政策,吃透精神,认真测算、合理分解,全面核实实际种植面积。二是严格资金发放程序,在基层财政所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积极组织“一折通”、电算化培训和乡镇会计人员培训,及时将粮食“两补”资金发放到每一户种粮农民手中。三是历尽艰辛、费尽周折将我区的粮食直补资金由去年的××*万元增加××*万元,增加××*万元,增幅达33。四是全面落实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全年共发放良种补贴××××万元。其中早稻××万元,中稻××*万元,晚稻××*万元,较好地完成了良种补贴发放工作。
在财政四项改革方面:一是把部门预算编制范围扩大到区直全部行政事业单位,一级预算单位编制面达到100,全面启动了2006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二是继续加强“非税收入”治理和“收支两条线”治理。全年纳入财政专户治理的预算外资金11702万元,收缴罚缴两分离率、资金专户储存率分别达到98和97,财政专户治理面、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治理面均保持100。同时建立健全了票据治理制度,共发放各类票据12472本,核销12584本。三是加快了全区政府采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