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有利于规范乡镇的行政行为,为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创造条件。随着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推进,必将促进乡镇职能和事权的进一步明确,从而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四是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缓解财政压力的重要内容。鉴于当前经济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还在不断延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仍旧不断加深的实际,去年年底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科学决策,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统一模式,全面推进我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是一项重大体制变革,是今年政府工作、财政改革的一个重点,此项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多,需要比较完善的制度和高效行政运行机制的支撑,必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为切实解决和减少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根据今年4月份全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现场办公会要求,并借鉴“景洪模式”的经验,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财政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抓住重点,全力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
一是要准确把握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改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既不是平调乡镇财力,也不是吃大锅饭,而是通过改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及完善配套措施,最终达到规范财政管理、缓解财政困难、完善财政体制的目的。为此,要把握以下原则和方向:
一要坚持“三权”不变,发挥乡镇的主动性。要保持乡镇对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包括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绝不能因为改革管理方式,把债务转嫁到县级,助长“等、靠、要”依赖思想的滋生。对2009年底有预算结余的乡镇其结余资金的50%用于弥补县级和赤字乡镇的赤字,其余50%由乡镇提出项目计划,按轻重缓急的原则,从2009年起原则上每年按10%作为项目资金纳入结余乡镇的部门预算安排。
二要坚持统一模式,积极推进。要以“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模式为改革原则和内容,这种模式有效克服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县要按照这个统一的改革模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要坚持强化管理,注重效率。坚持以管好、规范、激活为主要目的,以集中监管为手段,重点突出四个方面的监督管理,即“以预算控制为龙头,以账户统设为主线,以票据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从预算管理的源头,进一步加强对县对乡(镇)会计核算的监管,并通过建立管理制度体系,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着力解决好当前乡镇在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要积极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乡镇政府职能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各乡镇要以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并通过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来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一是明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干部角色定位。加快乡镇政府转变成为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公共服务实体。同时,乡镇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转变服务方向,成为农民信息的中心,农业经济进入市场的中介、科技推广普及的载体和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各乡镇干部要转变角色,增强“干部是公仆、掌权是为民”的服务意识,当好政策理论宣传员、资源资产管理员、增收积累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