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0%以上。 (二)充分整合财政资源,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严格依法治税管费,应收尽收,堵塞漏洞,防止流失,提高收入质量,培植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增收节支并举,挖掘资源潜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打破资金界限,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把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提高财政资金规模效益。通过整合预算内资金(即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的整合)、预算内外资金、财政性资金与政府有形资产,逐步达到政府资金的集约化。 (三)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理财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做到有进有退、有保有压,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有限的财力更多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弱势群体倾斜。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在优先保证干部工资正常发放、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一是加大对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强化对社保资金收支的监管,进一步完善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积极支持职能技能培训,有效扩大就业率。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工作;二是调整和优化支农支出结构,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重点支持“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推进惠农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农民补贴发放“一卡通”工程,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加大对科学、教育等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四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研究、落实环保资金协调配套使用的各项政策,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创新支出管理方式 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覆盖面达到100%。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完善定员定额管理体系和项目库管理办法。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包括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办法、指标体系和基础资料数据库等;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国库动态实时监控系统,纳入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的单位达到100%;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预算要与部门预算同步进行,将政府采购范围延伸到乡镇,规模扩大到防汛物质、药品等,使政府采购资金总额达到财政支出的20%以上,采购资金
实行集中支付;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各执收执罚单位实现彻底的收支脱钩。 (五)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针对部分乡镇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加快乡镇财政解困步伐。根据乡镇财政经济发展基础和财政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划分若干类型,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实行分类指导,重点帮助困难乡镇缓解财政困难;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和监督,完善乡镇财政制度,规范乡镇财政行为,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夯实乡镇财政发展基础;完善乡镇财政债务管理机制,将乡镇财政债务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对现有债务进行清理分类,制定还债计划,落实还债责任。 (六)切实加强财政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健全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财政支出,进行资金核定、拨付、使用等全过程的跟踪问效。完善财政监督方式,实现直接监督和委托监督相结合,经常性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财政部门外部和内部监督相结合,形成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多层次、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