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培植财源,强化征管,努力做大财政收入总量;加大投入,创新方式,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进改革,强化监管,加快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局经济区财政工作计划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大培植财源力度、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支持文体广电事业发展、支持深化“平安**”建设、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具体材料请详见:
2007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第三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要求,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集中财力办大事,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提供财力保障。
2007年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203547万元,增长10.51%;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支出计划306250万元,增长18.62%。市本级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52823万元,增长2.84%;市本级地方级一般预算支出计划52987万元,增长6.81%。为圆满完成全年的预算收支任务, 2007年我市各级财政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培植财源,强化征管,努力做大财政收入总量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植壮大财源,加强收入征管,保障财政稳定增收。
——加大培植财源力度。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以“一点一线一中心”为重点,积极整合财政资金,努力盘活资产资源,支持闽北产业集中区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动经济发展提速。致力壮大工业经济,多方筹集并管好用活工业发展资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和产业集群发展资金,支持发展优势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平台,推进工业突破,夯实增收基础。加大特色经济扶持力度,支持外贸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特色内贸、现代流通和新兴服务业,打造大武夷强势旅游经济,拓展增收渠道。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持重点污染源治理、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统一,保障持续增收。
——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围绕增收目标,进一步加大财政收入征管力度。健全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现代化征管手段,强化对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的监控,加强税收征管,促进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大对各类专项收入、政府性基金、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确保各项收入及时入库,构建完整的财政收入体系,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二、加大投入,创新方式,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立足多予,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围绕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确保新增政府投资和教育、卫生、文化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全市财政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20873万元,比上年增加1503万元,增长7.76%。
——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一是加大对种粮、水稻良种、农机购置等的直接补贴力度,确保财政对“三农”的补助直接体现为农民的收入。二是继续实行农村“八大员”政府津贴,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农业信息等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投入,切实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三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