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地方小税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税种数据分析,实行动态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主体,规范程序,优化服务,提高质量”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并在“十一五”期间试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的网络申报和软件查账系统,力争在年全面实现对我市所有企业汇算清缴工作100%的电脑申报和查实征收目标,提高汇算准确性。全面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逐步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建设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对个人收入的全员全额管理、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对税源的源泉管理。
9、完善稽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税务稽查分析、建议制度,推行案件复查制,发挥税务稽查对内监督职能,实现以查促管;建立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税务稽查管理体系和查账系统,形成一套科学化、精细化的稽查质量考核体系;积极拓展社会涉税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日常征管数据和纳税评估信息,建设稽查案源管理系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一级稽查”管理模式,促进稽查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收入型”向“执法型”的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由“权力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10、加强内部行政管理。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建立权责明确、程序合法、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经费保障和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强化经费预决算管理,强化财务收支审计,加强对预算分配、资金使用、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固定资产购置处置等行为的严格管理和监督,最大限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降低行政办公成本。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关政务、事务、业务管理,搞好协调配合,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督查督办,提高决策执行的监控力度。积极建设节约型税务机关。实施税收科研精品战略,加强国际、国内税收交流合作,加强地方税收理论研究。做好信访、保密和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全系统安全稳定。
(三)实施“信息化应用拓展工程”,构建地税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平台
税收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信息化。因此,“十一五”期间,全市地税系统要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省局“秦税工程”的总体部署,围绕实现“五个转变”的目标,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大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和开发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税收征收率,提高税收执法和行政效率,提高为纳税人服务水平,降低税收成本,促进队伍建设, 进而推动我局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
1、围绕新一代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做好一个数据平台,优化完善各个应用系统,切实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高度共享和交互,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对税收各项工作的支撑力度。
2、围绕建立“五个体系”(即建立纳税人和税源变化的监控预警体系;系统内it资源和税务干部分布行为的有效监控体系;行政管理和公务考核体系;系统安全体系;覆盖全系统的信息化运行维护体系),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异地的容灾备份中心,建立完善统一的信息网络安全设施;继续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配备,开创上下协调、有序互动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3、要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为纳税评估、稽查选案、日常管理、决策分析提供科学化依据,实现以信息化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的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