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严格依法征管、强化执法监督、整顿税收秩序、加强税法宣传作为“工程”的核心,全面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1、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遵循权责统一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平台,着力构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全体干部从严执法、依法行政,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大力开展税法宣传教育。结合“五五”普法,采取多种手段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加大日常税法宣传和咨询力度。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典型。认真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实现税法宣传工作由造势向实效转变。积极创新,不断丰富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对税法宣传效果的调查与反馈,不断强化公民的纳税意识,提高公民对税法的遵从度。立足于依法征税,继续开展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和引导税务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税收法治观。
3、切实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做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自动考核试点、推广工作。规范执法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规程,认真考核评议,严格过错追究,不断规范税务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要认真执行税收执法检查规则,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完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加强对重大案件查办情况的监督检查。
4、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涉税违法案件,建立健全重大案件曝光制度,进一步畅通涉税违法案件司法移送渠道,不断提高重点稽查威慑力和社会纳税遵从度。认真执行欠税公告制度,做好欠税管理和清缴工作。
5、抓好税收调研、科研工作。要有计划地开展地方税收调研、科研工作,为促进西部大开发、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使地方税收征管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围绕地方税收如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及其征管面临的突出问题等课题开展对策性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地方税收调研、科研指导实践的积极作用。
(二)实施“精细化税费管理工程”,深化征管改革,提高治税能力
“十一五”期间,全系统要按照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为标准,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按照税收征管的内在要求完善征管体制、夯实管理基础,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费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1、加强税(费)源管理。税(费)源管理是税费征管工作的核心,强化税(费)源管理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基础,是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的关键。要以税务登记换证为契机,通过加大管户数据采集力度,加强与国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建立管户跟踪管理制度。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载体,充实基层税源管理力量,适当提高税收管理员占一线人员的比重严格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制,强化税源监控,完善地方税收的属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税源基础管理。要发挥信息技术效能,抓好税(费)源分析、纳税评估、分类管理等3个环节,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2、要按照“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原则,继续加快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步伐,合理确定税收管理员管理范围和权限,科学配置税收管理员人力资源,并通过开展纳税评估、明确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对税收管理员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