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财政收入完成34567万元,增长103.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11元,同比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52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增长16.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58万元,比上年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亿元,比年初增加1.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5亿元,比年初增加1.59亿元。
7、全旗贫困状况: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旗县之一。全旗总面积3100万亩,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之中,属于半农半牧区。全旗有贫困村64个,占总村数的51.2%,有8.3万人贫困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比重为33%。全旗有40个行政村和220个自然村没有通公路,饮水困难人口96000人,有120个自然村未通电,有600个自然村未通广播电视。全旗沙化面积933.46万亩,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30.1%,居全市各旗县区沙化土地面积之首。全旗极端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637元)30970人,占全旗农村牧区总人口的比重为15.9%,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638-882元)51635人,占全旗农村牧区总人口的比重为26.5%。全旗贫困人口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比重达42.4%,因此,全旗贫困状况仍很严重,扶贫开发工作仍很艰巨。
三、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旗是个半农半牧旗,农业主要是靠天种地,牧业主要是靠天养畜。由于克旗农牧业基础设施较差,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草牧场严重退化,载畜能力下降,给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导致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为此,我们投入以工代赈资金,用于农牧业基础建设工程,不仅是改善农村牧区生产条件的需要,而且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需要,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德政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四、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1、基本思路: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及扶贫工作的指导精神,此次编制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集中投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逐渐推进、基础先行、强基固本、产业扶贫的思路,全面实施整村推进战略。通过投入资金或实物,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改善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同时吸纳贫困群众参加部分劳动密集型项目建设,获得劳务报酬(赈济物质或现金),增加收入。
2、规划编制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千村规划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安排以工代赈建设布局和建设顺序。按照布局合理、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上级提出的资金使用方向,以工代赈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择优安排工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劳动密集型项目;适当安排直接增加贫困农牧民经济收入的片区综合开发等建设项目,实现改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并举、兼顾眼前和长远、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目标。具体是:(一)农田草牧场水利:农田草牧场水利突出安排贫困人口集中地区的各种农畜产品基础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水利的投资效益,有条件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型喷灌、滴灌和渗灌,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巩固已建成小型水利工程,修复损坏的水利设施;安排小型排灌区的渠系配套,防治整治;在水源缺乏地区兴建小型蓄水工程;注重生态建设和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等。(二)基本农田:人均耕地较少或质量较差的山地和丘陵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