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论
1、编制规划的依据、目的和意义:为做好年的农口以工代赈工作,建立和完善以工代赈项目库,使以工代赈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的顺利开展,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在千村扶贫开发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全旗的贫困现状及符合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方向的农口项目,在充分听取各苏木乡镇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划。
2、规划的范围:统开发区管委会、办事处。
3、规划期限:年。
二、基本情况及现状
1、地理位置:地处东南部,西北部,东邻林西县、翁牛特旗,南连松山区、省围场县,西接锡林郭、正蓝旗,北靠。全旗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170公里,总土地面积为2067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116o21’-118o26’北纬42o23’--44o15’。
2、地形地貌: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交汇地带,位于高原与大兴安岭南段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脉交汇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中沙北草,融西部草原、南部熔岩台地和北部丘陵山区于一体,平均海拔1100米。
3、主要气候、水文特征:克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北季风的影响长达半年之久,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凉。年平均气温20℃-40℃,年有效积温为1800℃-2200℃,年日照时数为2600--2900小时,无霜期为90--120天,年降水量380mm左右,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干旱、霜冻、洪涝、白灾。
4、水文特征:地表水由西拉沐沦河、滦河、内陆河三大水系构成,流程3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条,全旗地上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7.7112亿立方米(旗内7.4452亿立方米,旗外0.266亿立方米),径流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使天然径流不可能全部利用。克旗地下水储量也十分丰富,分布比较均衡,主要类型有河谷潜水和基岩裂隙水,贮量为378.4亿立方米,平均补给量为3.4亿立方米。
5、土壤、植被:地处欧亚草原亚洲中部区,由于植被从西到东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形成土壤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形成土壤主要以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沙壤土和风沙土构成。植被由西向东依次为高原草原区,中部中山山地森林区,东部熔岩台地农作物区。西北及沿西拉沐沦河沿岸为广大沙地和流动、半流动沙丘。高原草原区以草本及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和蔷薇科植物为主,灌木以绣线菊、刺梅等为主;中部中山山地森林区主要以乔木、白桦、黑桦、山杨为主,灌木以虎榛子、兴安杜鹃、野蔷薇为主,还有人工栽植的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
6、社会经济条件:辖11个苏木乡镇,2处开发区(乌布统开发区有行政辖区管辖面积,设有各站所和村委会,与苏木乡镇职能一样),2个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有行政辖区管辖面积,设有各站所和村委会,与苏木乡镇职能一样),10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渔场,125个嘎查、村,1187个村民小组(独贵龙),7.1万多户,人口24.7万人,农业人口19.9万人,占总人口的82.3%,非农业4.3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17.7%,有劳动力9.8万人。以蒙古族为主体,(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1.3%)汉族居多数,(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4%),还有蒙、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七个民族,(占总人口的0.7%)。人口密度为12人/平方公里。
工业、农牧业、旅游业是克旗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是支柱、农牧业是基础、旅游业是动力。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7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