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小学春季学期计划

自查整改活动,期末进行检查评比,使每一名教师扎扎实实做好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

  3、切实提高六年级教学质量。

  本学期要落实毕业班教师每月例会制,发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共同研究探讨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尽力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坚持“课堂抓主流,课外抓辅导”的做法,加大六年级的培优补差力度,因人而异,讲求实效,确保三科合格率达到95%。

  4、加强教研组与年级组建设。

  明晰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的职责与权限,起草出台《教研组建设工作方案》和《年级组建设工作方案》。学校选聘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既要重视教学教研业务能力,也要强调思想作风与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切实有效地发挥其在教师管理、教学教研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组长的培训与指导工作,提高组长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出色地当好领头羊。

  5、巩固和扩大“四配套”建设的成果。

  上学期,我校借“四配套”建设的东风,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ⅱ类要求配备齐全了教学仪器设备,基本实现了学校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下一阶段,我校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仪器设备的严格管理与规范使用,提升学校硬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益,并认真积累好档案材料。

  6、搭建教师成长舞台,着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

  一是继续推进“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风采展示、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评选辅导组级教学能手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努力实现政治素养、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和人文修养的共同提高。二是有意识的选定一批有潜力的教师,对他们提希望、提要求,压担子,提供一切可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展示其才能的平台和机会,并进行必要的包装,使我校的市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逐年增加。

  三、坚持科研先导,丰厚学校发展内涵。

  科研是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重要途径。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要抓好四大主题:

  1、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要以新教育课题――“营造书香校园”的研究为契机,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由课题组列出推荐书目,发出倡议,明确各年龄段阅读要求,及时检查教师每月的读书心得,并灵活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达到督促全体教师共同阅读的目的。期末通过评选“最佳读书奖”,进一步提高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另外,教科室要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的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责任主持开展课堂研讨、专题讲座、主题沙龙、教师座谈等校本培训活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落实校本教研,倡导行动研究。

  以科研指导教研,每个教研组要以研究课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努力开展“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动研究,并将有价值的反思总结成文,向核心教育刊物和主流评比活动投稿,努力提高层次,增质增量,这是对教师个人考核、教研组考核、学校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凸现这方面的具体要求与奖惩力度。

  3、加强过程性管理,扎实推进各项课题的研究进程。

  上学期,我们申报了江苏省规划课题,估计今年上半年要完成开题工作,并投入运作。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春教务处学期计划
       网络部计划
       新学年学习部计划
       学习部计划
       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计划
       电力电网生产各项计划思路
       质量技术监督局团支部计划
       08创建文明卫生县城方案
       农信社纪检监察计划
       农业局计划
     
    谈谈怎样写好调查报告
    元旦联欢会主持词
    大厦停车场管理计划书
    审计厅年终工作计划
    市供销社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
    镇政府人大会报告
    幼儿园申报材料
    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龙…
    电力安全征文让平安永相随
    5.2四川汶川强烈地震感人事迹动人…
    春季传染病及突发事件防治工
    加强中小学老师团队建设意见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指导意见
    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规划工作意
    中小学老师参加远程培训管理
    加强中小学老师队伍建设意见
    养殖户开展春季生产工作意见
    春季动物防疫情况报告
    年度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