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县发展计划委员会目标措施

何提高项目投资的强度和聚集度。土地管理政策出台后,我县工业土地供应矛盾将会日趋突出。项目不上不行,慢上也不行;土地不批不行,先用也不行。必须加快速度,迅速把已签约、开工项目需要征地的手续在短时间内报省审批,争取在新政策出台前挤上去,往执行原有政策上靠,这是当务之急。同时,要着手研究土地集中性利用、集约化开发的问题。加快县开发区、森达工业园和近湖、建阳、上冈、钟庄南华、庆丰冠华等镇重点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使一些小项目集中在一起发展,不再铺小摊子,这样既能节约成本,提高项目集中度,又能使一些小项目得以实施,集聚效应将会明显增强。
    3、开拓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县企业生产流动资金需求量大,银行贷款虽有较快增长,但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因此,信贷政策调整以后,必须多方位寻求资金支持。一是协助金融机构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努力促进银行存款的稳定增长,适当减缓储蓄资金过快的增速,增加各商业银行的存款,缓解资金头寸紧张的矛盾。二是要出台鼓励政策,发展各类担保基金,创立财务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企业,降低企业利用资金门槛,减少贷款风险,

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4、促进出口企业降本挖潜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外向带动力。一是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县里要研究财政贴息、技改贴息和向上争取专项基金,电费减免、科技三项经费等资金安排适度向外贸出口企业倾斜,促进企业改进管理和技术,降低经营成本。二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鼓励出口企业积极调整企业经营方向,开发生产国家鼓励出口、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大出口农产品的开发生产,促进外贸结构的提升。三是加快外贸经营公司的发展。出口退税下调后,外贸代理行业的竞争会非常激烈,行业重组趋势更为明显,应加大企业自营出口的引导,让更多的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同时要鼓励有外贸经营能力的企业和能人兴办外贸经营企业,为我县经济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度增添活力。
    四、推进2009年全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措施
    2009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应定位于:咬定倍增目标,抓住项目主线,突出结构调整,营造优良环境。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加快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 以项目推进为主线,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实施“经济倍增、环境倍优”计划,按照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9年预期主要调控目标拟定为:gdp增长14.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技改投入增长4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外向型经济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人口失业率4.5%以内。
    为推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统筹、 协调发展, 对组织2009年经济工作我们应坚持“两个为主”,突出“三个重点”。
    坚持“两个为主”:
    一是以项目推进为主线。围绕6类60项重点实事工程,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城建等领域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工业类项目5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育局会目标措施
       教研计划
       救助管理站计划
       中学最新—第一学期计划
       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落实为…
       大力弘扬开明清明文明三明精神
       扎实抓好下半年经济确保全面完成…
       森林警察大队教育训练安排
       银行标准化管理方案
       最新经理办公室创新活动计划
     
    合作组建省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教育局加强均衡发展讲话
    法院政治部总结
    中学教育创优宣传活动讲话
    区县主管领导谈老干部以创新精神…
    领导讲话民警封闭式培训班结业典…
    企业党委安排
    商务局年党风廉政建设要点
    艺术学校财务治理制度
    书记创先争优活动会议讲话稿
    发展花卉产业工作方案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
    经济工作发展指导意见
    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
    文化与旅游发展工作要点
    社会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年度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