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贯彻中央决定精神推动公安上新台阶

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强化教育训练。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全面实施民警上岗和首任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民警每年实战必训“三个必训”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公安特色的教育训练体系,推广完善战训合一的轮训轮值训练模式,实现训练与实战的紧密结合。加强培训学校和训练基地建设,建设一所集业务培训、体能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标准民警训练基地。
    (四)按照“四统一五规范”的要求,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了“四统一五规范”的要求,即:统一考录制度、统一训练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规范机构设置、规范职务序列、规范编制管理、规范执法执勤、规范行为举止。全市公安机关要围绕这一目标,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难、先个别后系统的原则,积极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五)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培育力度,进一步弘扬正气。继续深入开展立功创模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公安队伍中的先进典型。要按照市委决定,深化学习白沙派出所活动,加大对白沙派出所这一典型的宣传培育力度。切实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形象危机处理机制,主动引导舆论,防止负面炒作。统一规范公安新闻的“出口”,市局要建立完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和警情预报制度。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增加警察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三、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改革
    (一)进一步深化刑侦和派出所改革,提高侦防能力。刑侦改革要在提高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要以创等级活动为抓手,调整和充实责任区中队,集中力量建好建强城市市区、县城城关责任区刑警队和各种专业队;加强刑事科技建设,用科技手段拉动和增强侦查破案的后劲;加强刑侦基础工作,拓宽获取侦查破案线索的渠道和视野;建立适应犯罪种类的专业侦查队(组),培养专家型的案侦指挥员、侦查员,提高侦查破案的专业化水平和攻坚克难能力。派出所改革要在做大做实做强上下功夫。做大就是要着眼于整合基层派出所,充实派出所警力,形成警力、资源的聚集效应。继续推进撤并部分农村派出所、建立中心所

的改革,以精减不少于20%的农村派出所为目标,对全市办公条件差、警力少、案件少的农村派出所进行撤并整合,确保2004年底前全市每个派出所警力都达到5人以上,并在不设所的乡镇设立警务站。做实就是要以派出所为核心,推进多警联勤改革,优化警力配置使用,密切警务协作,规范警务运行,切实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优势互补,活力增强。做强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派出所作为市、县公安机关派出所机构的性质,强化派出所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职能。
    (二)积极着手警务运行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我市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现代化、高效化、集约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快警务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是积极稳妥地着手110、122和119三台合一改革。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行交巡警改革。三是开展减少机构层次改革。最大限度地精简机关,将警力充实到基层和一线实战单位,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层次多、机关化严重的问题。
    (三)大力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促进永安…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
       油田三季度宣传要点
       街道度信访计划
       一季度信访完成情况二季度信访计…
       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培训计划
       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
       完善中心林业站管理体制决定
       巡防队计划
       课改研究计划
     
    超市周年店庆营销活动方案
    述职述廉报告适用乡镇正职
    党委副书记创先争优发言稿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之思想认识上…
    副县长政绩汇报
    财政局争先创优几点体会
    质检系统办公室年终总结
    德育论文—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
    供电局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党校荣辱观心得体会
    学习中央经济大会精神
    中央纪委对腐败体系抽查
    中央企业洽谈交流会召开
    学习贯彻党委的会议精神
    贯彻全会精神增强经济发展
    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开展
    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开展
    县计生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
    统计系统学习贯彻党十七大精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党课材料
    年度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