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项目在全省和三明市重点盘子中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提高引资项目在各类项目中的比重,扎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我市计划安排市级项目121项,其中续建项目43项,计划投资9.66亿元;新开工项目54项,计划投资11.15亿元;前期项目24项,总投资90.09亿元。我市将把总投资上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作为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西门电站、丰海电站、英汉纺织等9个投资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建设按序时进度完成,确保三泉高速公路##段、220kv增田输变电站工程、威鸿纺织、中联纺织、奇才纺织等13个投资亿元以上新项目如期开工,进一步做好永武高速公路##段、永长铁路、大湖至明溪公路、安砂水电厂技改等一批重大前期工作项目,促进区位优势提升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着重围绕工业园区招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营造投资低洼地;围绕引资引智招商,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协作,争取引进3-5个高新技术项目;围绕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招商,开发与机械厂、汽车厂、化纤纺织集团等企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产品,开展机械、化工、纺织等专场招商活动;围绕非公有制企业技改和新产品开发招商,引进一批新项目;围绕资源优势招商,强化林业、矿产、旅游等资源性项目招商;围绕重大招商活动招商,以“6·18”、“9·8”、笋竹节等为载体,推介洽谈项目,使更多项目落户。用好省里继续全额承担出口退税的政策,做大外贸出口基数,继续抓好重晶石、无纺布、木地板等重点产品出口,鼓励和帮助建鑫铁合金、建成服装、鑫龙食品等企业开展出口业务。扩大贸易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把市场建设作为突破口,重点抓好竹木交易、装饰装璜材料、食品批发和水果等专业市场建设。鼓励大型流通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发展年销售额上亿元的零售商贸集团,争取引进知名品牌的餐饮连锁店,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五、做大做强做美“二级城市”,努力创建一流人居环境
按照推进三明市区、##城市联盟的总体要求,做好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修编。继续实施“南商北工”城市发展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南区计划投资1.81亿元,重点建设商贸、成教、行政、体育四个中心,争取五洲第一城商贸中心开业;行政中心6栋部门办公楼交付使用,首批单位入驻行政中心;民办小学、民办幼儿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楼力争开工建设;体育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北部尼葛开发区要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发项目用地1000亩以上,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促进园区上规模、上水平。旧城区改造要完成文体健身休闲中心4.2万平方米的场所建设,“三馆一院”(科技文化馆、图书馆、体育综合训练馆、电影院)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基本完工,动工改造下渡路,完成西门停车场和南大路、西门桥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温泉供水工程争取入户1000户以上,完善南山、南塔、龟山公园等人文景观建设,争创一流人居环境。
六、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争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和管理。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建立社会综合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