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将突出
自主创新,注重科技型企业培育;突出成果转化,注重产学研结合;突出支柱产业,注重培育新兴产业;突出顶层设计,注重公平公开。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及节能环保的技术开发、推广,达到突出工业、农业科技特色产业的目的。
2、积极争取上级计划项目。加强对乡镇、园区企业工作的调研,结合我县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科技需求及发展方向,指导和协助企业选准角度,对接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项目的包装、运作,努力争取“科技富民强县”、“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科技项目落户我县。县科技部门将加强实施指导和跟踪协调等服务,同时县科技专项经费给予配套支持。
3、切实加强科技计划管理。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县科技专项经费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严格执行专家评审、集体研究、立项公示、跟踪问效、诚信档案等制度,进一步建立科技投入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二)试点示范,推进创新。
1、继续开展创新型单位的试点示范。以建设创新型县区为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建设创新型县区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县区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机制和相关政策措施,抓好创新型园区、机关、企业、乡镇、社区、学校的各类创建试点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总结经验,推动全县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2、继续开展企业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为目标,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知识产权战略和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科技工作与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奖励政策,继续开展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专利和实施专利,促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3、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拓展工作方式,创新管理机制,注重科技特派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强驻点单位、派出单位及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营造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科技特派员试点示范工作,创新科技服务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人员与生产实际的有效结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搭建平台,形成共享。
1、注重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部门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开发和科研项目技术需求等情况调查,抓好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的科技对接和科研合作活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筹划,将产学研合作交流经常化、制度化,以此加快科技成果在我县的转化实施,推动县域优势产业发展。
2、注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利用其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县优势行业、主导产业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服务和指导,加大科技计划支持力度,通过整合,形成资源共享。以此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的优化升级步伐,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建设。
3、注重科技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星沙工业网”、“*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网”、“县科技局政务门户网站”等网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以星火科技“12396”为龙头,通过整合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合作社等各类科技信息资源,不断创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四)加强管理,优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