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抓紧制订外地改革方案并报市局核备。对4月底未能按期制订方案的县(市)区,将暂缓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计划。市局将继续抓好试点工作,适时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进较快的县(市)区召开一次现场会,推广经验。
省交通厅也将适时组织“交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与调整工作,抓紧做好项目储藏。今年是全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年。各地要千方百计在寻求项目上下工夫,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在项目工作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专办进京上省,跑项目,跑审批。要依靠包装推介项目,依靠招商引进项目,依靠国家政策争取项目,加强项目贮藏库建设,抓紧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上报工作,力争多一些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的笼子”确保每年都有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建成、一批项目发生效益。
要高标准做好武荆高速公路协调,同时。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协调,服务在一线体现。要按照“先重后轻、先通后畅、先干后支、远近结合”原则,迅速组织开展灾后交通基础设施的恢复工作。
(二)运输服务要有新提高。
突出抓好运力、运输组织和经营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高档、快速客运和厢式、集装箱、甩挂运输,调整道路水陆运输结构。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大型化、专业化、规范化运输船舶,全面提高运力装备水平。推进客运集约化和货运公司化改造,基本形成以骨干运输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和零散经营业户为补充的市场格局,提高运输效率,增强运输保证能力。
联合工商、公安、税务等相关部门共同扶持农村客运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客运。鼓励各地大胆探索。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客运发展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搞好农村客运站点和线网络布局,今年全市要建设乡镇五级客运站5个,候车棚220个,招呼站490个。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客运组织形式,各地可根据客流量和道路情况,采取片区运营、循环运营等多种运输组织方式。积极发展农村货运,逐步完善农村货运基础设施,注重发挥基层交管站作用,解农村货运需求信息,协助农民解决“运货难”问题。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专线整治。严厉打击“黑车”违规经营、违规售票等行为,加大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客运联营体的运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出租车行业管理长效机制,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开展“星级出租车”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重点抓好春运、黄金周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运力调配和运输组织工作,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舒适。
并加快组织实施,提高城区公交服务水平。加强城区站点设施的规划。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候车环境。加强对公交企业经营和服务质量的监管,逐步推行等级服务评定制度,开展文明线路创建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不时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加大行车密度,及时疏散客流,缩短乘客等候时间。加快车辆更新步伐,积极选用平安、舒适、节能、环保的车辆,淘汰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条件差的车辆,切实提升行业形象。
(三)资金筹措要有新保障。
不时提高费收工作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全面实现交通规费微机征费,抓好规费征收。深入开展以“费收创高、技术创新、服务创优、环境创佳、业务创精、管理创效”等“六创”为主要内容的征稽杯”竞赛。坚决杜绝手工票。进一步加强费收票据的发放、审核